劉浪原本還納悶,他們為什麼這麼痛快的答應了自己的收編,感情是他們和曹操有仇啊。
而當時自己為了收編他們,隨口編出來的那個“聯合抵抗曹操圍剿”的借口,恰恰成了他們答應收編的理由。
高順的加入,讓臥牛崗的實力,再次上升了一個台階。
高順最拿手的是什麼?
練兵啊!
在漢末,各大有名有姓的軍隊中,陷陣營的大名,不說人儘皆知,那也是威名赫赫。
畢竟,能在曆史上留名的軍隊,哪一個不是驍勇善戰,赫赫有名的存在。
由此可見,高順練兵之能,絕對能在三國中,名列前茅。
雖然之前趙雲也在負責練兵,可趙雲最擅長的,還是訓練騎兵。
但此時的臥牛崗,雖然有一萬兩千兵馬,但騎兵著實不多。
清掃了這麼多家山寨,統共也不過收集了七八百匹馬,再剔除那些老弱病殘,還有一些拉車的馱馬,剩下合格的戰馬,隻有三百餘。
想來也是,一幫被三餐管飽,就吸引過來的難民土匪,怎麼可能養的起戰馬,這樣既嬌貴,又耗糧食的大牲口呢。
劉浪用這三百匹馬,組建了一支三百人的騎兵,交給趙雲親自統領。
現在連同高順帶來的兩百騎兵,一起調撥給了趙雲。
而呂綺玲,則作為趙雲的副將,二人一同統領這五百騎兵。
至於高順,
則被劉浪安上了一個新兵校尉的職務,專門負責訓練這些新兵們。
劉浪還把自己撰寫的《練兵紀要》,拿給了高順。
高順看了之後,以他沉默寡言的性格,也接連叫了三聲“好”。
至此,在高順的訓練下,臥牛崗兵馬的精銳程度,更上一層樓。
就在臥牛崗如火如荼的進行練兵大業的時候,裴元紹差人來報。
遠在百裡開外的地方,有個山頭,寨中有兩位當家的,夥同七八百位嘍囉。
非但抗拒收編,還膽敢下山,欲要搶奪裴元紹的軍械糧草。
這裴元紹哪裡能忍。
擺開陣勢,就和對方真刀真槍的火拚了幾場。
結果幾番交手下來,非但沒有占到半點便宜,反而折損了許多兵馬。
眼看局勢日漸惡化,裴元紹隻好命人回山送信,請求支援。
臥牛崗的大廳中,劉浪坐在主位。
下麵半跪著一個小兵,正在向劉浪彙報情況。
他就是裴元紹派回來請援兵的。
聽小兵說完具體的情況,劉浪轉頭對趙雲幾人問道
“子龍,伯達,元福,汝等怎麼看?”
周倉和裴元紹是老搭檔了,聞聽自家的老夥計吃了虧,急忙站起來說道
“先生,您是知道的,老裴的本領不高,可生性要強,這回要不是被逼到絕路了,是肯定不會回來求援的。”
劉浪點點頭
“沒錯,元福說的沒錯。既然如此,我便親自走一趟,元福、子龍和綺玲隨我一起。伯達留下繼續操練兵馬。”
軍令一下,眾人開始行動。
還是點起三千兵馬,不同的是,為了早日抵達,以免夜長夢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