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瑁張允二人的小動作,豈能瞞得過劉浪的眼睛。
見他二人如此分說,哪裡還不知道,他二人是在坐地起價,想要好處。
知道歸知道,可這戲,還得接著往下演。
士大夫之間,即便是牽涉到利益糾葛,也不能現於表象,像街頭的村夫愚夫一般,爭得麵紅耳赤。
得拐彎抹角,遮遮掩掩,酥胸半露,欲拒還迎,懷抱琵琶半遮麵。
總之就是一句話,不能明著告訴你,這事要想辦成,可以,得給錢!
要含蓄!
這是規矩!
士大夫之間的規矩。
壞了規矩,會被天下人恥笑的。
會被人罵為“粗鄙之輩”。
會被天下人“恥與之為伍”。
比如呂布和袁術。
呂布且不說他,那是武夫,本就不見容於天下士族。
可那袁術,就是因為吃相太難看,以至於眾叛親離,自己也落得個不得好死的下場。
反觀袁術的便宜哥哥袁紹,人家的吃相就好看的多。
現如今統領河北四州之地,兵強馬壯。
二袁本質上都是一樣,都是想要為了取漢而代之。
可兩人現在的際遇,卻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如此就能看出來,遵守規矩的重要性。
聽到二人如此言說,劉浪突然以袖掩麵,嗚咽出聲
“想我主袁紹,四世三公,世食漢祿,累受國恩,常懷報國之誌。
昔亂賊董卓,禍亂朝綱,我主為撥亂反正,聯絡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以至於父叔皆為董賊所害。
即便如此,我主也未曾有半點悔恨之意,反而報國之心,愈加熾烈。
而後董賊敗亡,李傕郭汜肆虐關中,我主本想再次勤王救駕。
奈何匹夫公孫瓚,罔顧天子尚在受難之實,竟然為了一己私仇,對我主一味攻伐,為了自保,迫不得已之下,我主隻好先於公孫瓚廝殺。
僥天之幸,我主勝還,公孫瓚匹夫自焚於易樓。
而後,又聞聽曹操迎還天子,幸臨許都,我主方才倍感欣慰。
誰知那曹操竟然狼子野心,名為奉迎天子,實則挾持天子,把持朝政,排斥異己,無故誅殺朝臣。
天子為其所迫,忍辱吞聲,寫下衣帶血詔,命我主起兵,討伐國賊曹操。
自我主奉詔以來,不敢有半點懈怠,立即發兵,討伐曹賊。
今大軍被阻於官渡,連日來,竟不得存進。
我主每日殫精竭慮,麾下眾謀士,也日夜苦思破賊之法。
奈何曹賊奸詐,又有郭嘉荀彧之輩,助曹為虐,竟一時奈何曹賊不得。
我主每每想到天子,尚在許都受難,恨不得肋插雙翅,飛往許都,親斬曹賊首級,以獻天子。
奈何,今大軍為曹賊所阻,我主有心報國,無力殺賊。
我主世受君恩,今眼看天子受屈,竟不能殺賊報國,每每思及此處,我主竟日不能食,夜不能寐,以至日漸消瘦,憂思成疾。
幸我河北亦有智謀之士,進言我主,可聯絡四方,共討曹賊,使其首尾不能相顧,其兵自亂,天子之圍可解。
在下受我主重托,前來聯絡四方的忠臣義士,共同出兵,討伐曹賊,早日解天子之圍。
而今,竟不得寸功,嗚嗚……
所謂主憂臣辱,我主心懷天子,以至憂思成疾,在下,在下,在下竟不能,為主公排憂解難,嗚嗚……,主公啊~,是在下無能,恐有負所托……嗚嗚……。”
劉浪一邊說著,一邊淚流滿麵,不多時,眼淚就把衣袖都打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