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
一石激起千層浪!
劉浪話音剛落,大殿之中,響起了一陣驚呼之聲。
“太師,關中殘破,如何能為社稷之基?”
“是啊太師,關中久遭禍亂,已是十室九空,恐難以承擔複興大漢的重擔啊。”
“太師,且不說如今關中,人口凋零,百業凋敝,良田荒蕪,
就說西涼韓遂馬騰,尚且盤踞雍涼,時有為禍關中之舉,
倘若陛下巡關中,西涼來犯,我等該如何抵敵?
到時,豈不是剛出狼窩,又入虎口?”
“是啊是啊。太師該不會以為,憑借張繡將軍麾下的兩萬鐵騎,就能包打天下吧?”
“太師此舉不妥。”
“太師畢竟年少,雖立大功,隻是偶然為之,還是缺少謀略啊。”
這大殿之中,恍如菜市,一片鬨哄哄的景象!
劉浪冷眼旁觀。
這朝中兗兗諸公,個個都是張口有千言,臨事無一策,隻會誇誇其談,誤國誤民,大漢有此等朝臣,不滅何為!
等到大漢真的落幕時,一個個的卻又爭先恐後的投靠新主。
難怪曹丕篡漢之時,隻有一個掌璽官為漢室儘忠。
突然一人大聲喝道
“太師此舉,與亂國何異?”
像是發出了某種信號,群臣風頭一變,竟開始攻擊劉浪
“陛下,臣參太師,包藏禍心,欲陷陛下於險境,陷我大漢社稷於險境。”
“陛下,臣也要參太師,太師……”
“陛下,俺也一樣……”
天子尚在虎口之中,朝中群臣竟然開始內訌了。
劉浪深知,這大漢天下,雖然名義上是漢室江山,但此時已是世家大族的天下。
劉浪身為漢室宗親,代表的其實是皇權。
天生就與世家大族代表的士權對立。
劉備蹉跎半生,為何沒能成就霸業?
不就是因為他皇叔的身份嗎?
成也皇叔,敗也皇叔。
劉備打著皇叔的名號,在各大諸侯手下,混的是如魚得水。
可就是沒什麼人才來投奔他。
原因當然是因為劉備的身份,代表了當時的皇權。
士權和皇權天然對立,自然沒什麼人來投奔劉備。
好不容易有個徐州糜家投靠他,還是個商人出身。
糜家之所以投資劉備,也是因為商人身份地位低微,得不到世家大族的認可,而劉備又恰恰奇貨可居。
兩人這麼一對眼,那真是王八看綠豆,錯不了。
與此相同的,還有曹操代表的寒門勢力,與傳統的士大夫勢力,也是勢同水火。
世家大族不屑於曹操的出身,故而不願意投靠曹操,逼得曹操隻能大肆任用寒門子弟。
不看出身,唯才是用。
就是曹操招攬天下英才的口號,曹操也是如此做的。
這些個朝臣們,為什麼全都怒罵曹操為國賊?
根本原因,還是因為曹操搶走了本來屬於他們的傀儡——天子。
讓他們在大義上失去了合法性。
朝臣們之所以想去荊益二州,無非是荊益二州少有禍亂,世家大族的勢力未曾遭受嚴重打擊,在這兩地,根深蒂固,更容易掌控天子。
天子若是巡幸這兩州,無非是從曹操的手掌心,跳到他們的手掌心。
而今劉浪的橫空出世,讓本來如同無根浮萍的天子,有了在這亂世立足的根本。
而且還想讓天子巡幸關中!
關中是什麼地方?
那裡的世家大族,全都被西涼軍殺了個精光,留下的全都是一些草民。
天子要是去了關中,再有劉浪手下的兩萬大軍為臂住,豈不是要逃出我們世家大族的手掌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