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鄭到馬鳴閣有一條小道,隻有漢中本地的獵人才知道。道路不能說是崎嶇難行,隻能說是根本沒法走。隻有那些慣常在山林中追逐獵物的老獵人,才能走的通。
可如今軍情緊急,若是走大路往馬鳴閣,肯定會被吳懿探知,到時有了防備,彆說趙雲隻帶了一萬精銳,就是再來三五萬,短期之內,想要拿下馬鳴閣,那也是妄想。此次吳懿率軍一萬,日夜不停的強攻馬鳴閣,前後傷亡五六千人,才勉強攻下馬鳴閣,就這還是因為馬鳴閣中兵力不足,否則吳懿這一萬大軍就算傷亡殆儘,也彆想拿下馬鳴閣。
所以若想快速的打通馬鳴閣,隻有走小道偷襲一條路。
帶路的是個活了五十來歲的老獵人。獵人這個職業,能安然活過五十歲的不多,尤其是在缺少醫療,感冒發燒都能要人命的古代更少。過硬技術和人的運氣,二者缺一不可。技術不好,打不到獵物,隻能改行或餓死,運氣不好,被獵物抓傷,傷口感染隻能等死!
老獵人姓張,忘記本名叫什麼了,大家叫他獵人張。聽說是跟張魯一樣都是留侯之後,真假無人知曉,四百年足以埋葬太多東西了。
自他記事起,就跟著父親一起進山打獵了,四五十年下來,漢中周邊的各條山道閉著眼睛都不會走錯。
進山不是去旅遊,裡麵的門門道道很多,遠不是一拍腦袋直接莽就能成的。
想要在兩千年前的深山密林中穿行,必須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首先是山中的瘴氣,其次是蛇蟲鼠蟻的叮咬,至於猛獸,看到這麼多人,野獸的直覺會讓它們避開,反而不怎麼危險。
好在這些獵人張都有經驗,畢竟吃這碗飯吃了幾十年,沒有經驗全靠莽的,屍體都成灰了。
等到三千大軍準備齊全,在獵人張的引導下,尋著一條幾乎不能通行的小道,直插馬鳴閣後方,準備從吳懿的菊部地區發起偷襲。
山路難行,非語言所能表達,亦非文字所能描述,隻知道兩天之後,三千精銳能夠活著到達馬鳴閣後方的,隻有兩千出頭。
隻是趕路,就造成了三成的減員。
要知道古代的軍隊,即便是精銳,減員三成也要崩潰了。
減員五成以上還能繼續作戰的,那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至於全軍至死不退的頂尖軍隊,在我國幾千年的曆史長河中,也隻有寥寥幾支。冷兵器時代,首屈一指的,當數嶽家軍。
因為嶽家軍是唯一一支能夠在平原地帶以步軍扛住重甲騎兵大規模集團衝鋒,並且成功反殺的軍隊,所以金人才會發出:撼山易,撼嶽家軍難!的感歎。
好在趙雲率領的這三千步軍,也都是優中選優的精銳,趙雲又一向與士卒同甘共苦,在軍中威望很高,加之不是戰鬥減員,因此才沒有崩潰。
但造成的損失,不可謂不嚴重。人員損失還在其次,亂世人命賤如土,隻要有錢有糧就不愁招不到兵。
反而是兵器甲胄的損失才是大頭。
這三千精銳每個都武裝到牙齒,身上穿的是精鐵打製的鎧甲,手裡拿的是百煉精鋼的兵器,這一整套裝備,放到普通人家裡,那都是可以作為傳家寶的存在。
如今近千套裝備就這麼扔在了深山老林子裡,趙雲隻是想想都心疼。
好在一切都是值得的。
此時的吳懿,還在等著南鄭方向的來敵。打死他也想不到,敵人居然摸到了他的身後。
"將軍,敵軍未設後防!"斥候壓低聲音稟報。
趙雲抹去臉上的泥水,長槍直指敵營:"休整半個時辰,子時突襲!"
他轉身看向獵人張,解下隨身玉佩遞去:"張老,此去凶險,若能活著回去,定當厚報。"
獵人張將玉佩塞進懷裡,咧嘴一笑:"俺老張這輩子,就盼著給祖宗爭口氣!"
子時三刻,月黑風高。
兩千漢軍如鬼魅般摸上關城。
吳懿的營帳內,燈火通明,將領們正圍著地圖商討如何應對南鄭來敵。
就在趙雲出發後不久,徐庶率領剩餘的七千精銳,連同張魯召集的五鬥米教的三萬教眾,號稱五萬大軍,大張旗鼓的往馬鳴閣進發。
目的便是為了吸引吳懿的注意,好為趙雲創造戰機。
突然,一聲淒厲的慘叫劃破夜空——放哨的士兵被弩箭射穿咽喉。
趙雲一馬當先,銀槍連挑數人,高聲怒吼:"殺!"漢軍將士們如猛虎下山,衝進關內,喊殺聲頓時響徹山穀。
吳懿慌忙提劍出帳,口中大喊:“敵人在哪?敵人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