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劉磐率軍趕到襄陽東門附近時,江東軍正沿著街道向城中腹地推進,周泰、蔣欽率領的先鋒部隊已攻破數處守軍據點,正與城內殘餘的荊州守軍混戰。
劉磐當即下令全軍出擊,五千荊州精銳排成密集陣型,手持長戈長矛,從側麵突襲江東軍陣,試圖截斷江東軍的進攻路線。
一時間,襄陽城內喊殺震天,刀劍交擊聲、士兵慘叫聲與房屋倒塌聲交織在一起,昔日繁華的街道瞬間淪為戰場。
然而,劉磐的奮力抵抗,終究難以扭轉戰局。
江東軍此次出征的三萬五千人,皆是周瑜從江東六郡中精選的百戰精銳。
其中既有跟隨孫策平定江東的宿將舊部,也有經嚴格訓練的新募銳卒,個個身披堅甲、手持利刃,且經曆過江夏之戰、江陵奇襲的實戰打磨,軍陣嚴整、戰力強悍,是絕對的虎狼之師。
反觀劉磐麾下的五千荊州軍,雖也是荊州軍中的精銳,卻因事發突然陷入被動,部分士兵尚未披掛完整甲胄便倉促上陣,手中兵器甚至還是未開刃的操練器械。
軍隊陣型更是雜亂無章,缺乏統一指揮,隻能依靠悍勇之氣與江東軍拚殺。
交戰之初,荊州軍憑借保衛家園的信念尚能勉強支撐,劉磐身先士卒,手持長戟衝入江東軍陣,連斬數名江東士兵,試圖提振士氣。
但江東軍早已識破其意圖,周泰、蔣欽親自率軍迎戰。
周泰手持環首刀,與劉磐正麵交鋒,刀光戟影間,劉磐雖勇,卻因連日操勞、心神不寧漸落下風;蔣欽則率領部分士兵繞至荊州軍後方,發動突襲,截斷其退路。
腹背受敵之下,荊州軍的陣型迅速崩潰。
那些甲胄不全的士兵麵對江東軍的精銳甲士,幾乎毫無抵抗之力,紛紛倒在血泊中;即便有少數悍勇之士拚死反擊,也因寡不敵眾被江東軍圍殺
劉磐率領殘軍在襄陽城內與江東軍鏖戰至午時,見防線已全麵崩潰,江東軍正從四麵八方湧來,深知再難堅守,遂決意突圍。
他一麵命親兵斬殺沿途阻攔的江東士兵,開辟突圍通道,一麵派人火速前往長公子劉琦的府邸傳訊:速往西門集合,沿稊歸逃往武陵,再圖後計。
彼時劉琦正因城中混亂滯留府中,接到消息後不敢耽擱,僅帶數名親信侍從,冒著箭雨趕往西門,與劉磐的殘軍彙合。
這支敗軍約有千餘人,個個衣衫染血、甲胄破損,在劉磐與劉琦的帶領下,從襄陽西門殺出。
江東軍雖派兵追擊,卻因城內仍有零星抵抗需分兵應對,加之風雪未停、道路濕滑,追擊速度受限,讓劉磐等人得以暫時擺脫追兵,一路向西奔逃。
行至襄陽西郊的十裡坡時,恰逢文聘率領百餘親衛趕來支援。
文聘此前駐守城外營寨,聽聞襄陽城破,立即率心腹馳援,卻未料剛與劉磐殘軍相遇,便被後方追來的江東亂軍衝散。
文聘的親衛本就人少勢弱,經此一衝,瞬間潰亂,最終隻能跟著劉磐、劉琦的隊伍一同向西奔逃,逃往稊歸方向,試圖經武陵與荊州南部郡縣的守軍彙合。
與劉磐、劉琦的突圍路線不同,蔡瑁、張允及蒯良、蒯越等人在城破後,並未選擇與江東軍死戰,而是將目光投向了荊州牧劉表的安危——實則是為自身謀劃退路。
蔡瑁、張允率領麾下數千水師殘部,蒯良、蒯越則帶著部分文官與家丁,一同衝入州牧府邸,試圖護送劉表逃往南陽,再投奔曹操。
南陽與豫州接壤,那裡是曹老板的地盤,是他們眼中最穩妥的退路。
“主公,襄陽已破,江東軍旦夕便至!請主公隨我等前往南陽,投奔曹公,日後再圖複荊之計!”
蔡瑁跪在劉表麵前,語氣急切,實則帶著幾分脅迫之意。
張允、蒯越等人也紛紛附和,勸劉表速速動身。
劉表端坐於廳堂之上,望著眼前這些曾被自己視為心腹的臣子,心中滿是悲涼與決絕。
他深知蔡瑁等人此舉,名為“護主”,實則是想借自己的身份向曹操邀功;更明白一旦投奔曹操,自己便會淪為傀儡,荊州數十年基業也將徹底易主。
“我劉表經營荊州二十餘載,雖無爭霸天下之才,卻也不願屈膝事曹!”
劉表猛地拍案而起,聲音因憤怒而顫抖:“今日城破,乃我無能,願以死殉荊州,絕不苟且偷生!”
蔡瑁等人見劉表寧死不從,深知再勸無益。
若強行帶著劉表,恐會延誤逃亡時機,反而引火燒身。
蒯越暗中對蔡瑁使了個眼色,二人隨即改變主意,轉而裹挾著劉表的次子劉琮。
劉琮素來懦弱,被蔡瑁等人以“保全性命、日後重振荊州”為由恐嚇利誘,最終被迫跟隨他們逃往南陽。
臨行前,蔡瑁等人還試圖帶走劉表的家眷與府中財物,卻因時間緊迫,隻裹挾著劉琮及少數親信,倉促出城,向南陽方向逃去。
廳堂內,劉表望著蔡瑁等人裹挾劉琮離去的背影,又聽著城外傳來的江東軍呐喊聲,深知大勢已去。
他緩緩起身,走到府中供奉的荊州地圖前,伸手撫摸著地圖上的襄陽、江陵、武陵等地,眼中落下兩行濁淚。
“我負荊州百姓,負先帝重托……”劉表喃喃自語,隨即命侍從取來火種,點燃了廳堂內的帷幕。
火焰迅速蔓延,吞噬著府中的梁柱與陳設,濃煙滾滾,直衝天際。
劉表端坐於廳堂正中的座椅上,目光堅定地望著燃燒的火焰,直至火光將他的身影吞沒。
州牧府邸的熊熊大火,不僅照亮了襄陽城的天空,更宣告著劉表時代的終結。
這位經營荊州二十餘年的諸侯,最終以自焚的方式,為自己的人生與荊州的命運畫上了悲壯的句號。
襄陽城內,江東軍見州牧府邸起火,紛紛駐足觀望。
周瑜得知劉表自焚、蔡瑁裹挾劉琮投奔曹操、劉磐與劉琦逃往武陵的消息後,沉默良久,隨即下令:“暫停追擊,先穩定襄陽秩序,安撫百姓。”
一場席卷荊州的劇變,以襄陽城破、劉表殉國、各方勢力分崩離析告終,南方的格局自此徹底改寫,江東則憑借此戰的勝利,一躍成為足以與北方漢室、曹操抗衡的強大勢力。
喜歡乘坐熱氣球去三國請大家收藏:()乘坐熱氣球去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