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些文官基本都是科舉入官,寫文章都是一把好手,但手無縛雞之力,怎麼能帶好兵呢。
到後來,甚至讓文官考核武官能力,讓武官死死地被文官壓製。
當時大乾朝廷甚至還流傳過一句話:“文官上朝來,武官回家睡大覺。”
直到高宗時期,文官的權利越來越大,大有要架空皇權的趨勢。
高宗皇帝為了平衡文武官員,讓文武官員權力相互分立,武管武事,文管文事,稍稍壓製了下文官。
可是總體上來說,大乾的基本政策還是重文抑武。
所以,百年來,文官的權力還是很大。
彆看,劉根這個把總是七品,知縣馬德也是七品。
但是知縣馬德的權力是大過劉根這個把總的。
知縣可以管理一縣之地和百姓事務,而把總也就管理那僅僅幾百人和幾個軍堡。
不管是管轄範圍,還是管理人員。
知縣比把總的權力要大很多。
如今,劉根張口就罵馬德,讓所有人都十分的意外。
這讓知縣馬德瞬間有種被侮辱的感覺。
即便是張巡或者官級高些的官員,對馬德有意見,也都不敢隨便就張口罵官。
一是有辱斯文,二是武官一般忍讓文官。
這小小的軍中把總,竟敢當著這麼多人的麵罵他。
就算他是功臣,他知縣馬德也得討要個說法。
馬德對張巡深作一揖,舉起顫抖的手指向馬上劉根:
“張總兵,此人是誰,為何張口就辱罵下官,汙蔑下官。下官為官幾十載,雖是七品小官,但為大乾儘心儘力治理地方,管理百姓。”
“上繳朝廷的賦稅年年不缺,又帶領民眾修築城牆,開墾荒地,為邊軍籌集軍糧。讓邊軍將士們吃飽穿暖,戰士又預防土匪流寇作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下官的恩師可是當年是張正張首輔的學生,不管是張正師爺還是恩師一直教導學生要忠於皇上。不管身居何職,都要為天子解憂。這教導老夫記了一輩子,從不敢忘記。一直嚴於律己,不敢懈怠。”
“老夫如今老了老了,卻受此等黃口小兒汙蔑辱罵,張總兵,還請替老夫做主,不然,老夫勢必上報朝廷,參他一個汙蔑朝廷命官之罪!”
劉根坐在馬背上聽著這知縣馬德說話。不禁心裡琢磨。
這玩權謀的老官,確實是不一般啊。
先給他劉根定了個罪名,又說說自己為官多年的功績。
然後再搬出朝中高官和自己的關係,他沒說自己的恩師是誰,偏偏說了個張正。
這張正當年可是當今皇上的老師,輔佐當今皇上十歲登基,一直做到了內閣首輔的地位,桃李滿天下。
隻不過在皇上不到二十歲時,首輔張正病逝,皇上追封他為上柱國。
自此皇帝也開始他的下頭作為,不然閹黨也不會做大。
但一直到現在,張正在朝中還有所影響。
這馬德就是想搬出張正來壓張巡。
不過他最後還給張巡一個麵子,讓張巡處置劉根。
可語氣中還是微微帶著些威脅,給張巡施壓。
劉根是個軍人,是個痛快的性情。這朝廷權鬥他並不太想參與。
說的再多,不如真刀真槍地來乾一場。
可,現在要顧忌張巡的想法。
不如就把這問題讓張巡解決。畢竟他也在朝為官,看看他怎麼應付。
若不行,一刀斬了這知縣馬德算逑!
想著,劉根看向張巡的同時,也把手放在了刀把上。
喜歡我乃邊軍一小卒請大家收藏:()我乃邊軍一小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