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根這一波操作,直接給邊軍帶來了軍餉,還給本地百姓免了地租。
這樣不僅可以讓邊軍暫時有力防禦韃子,還讓周圍百姓得以休養生息。
等著這些消息傳出去,勢必也會吸引周邊百姓前來開墾,增加本地人口。
人口增加,荒地開墾的便就越多。糧食也就越多。
糧食多了,他們也就可以吃飽了。
劉根先一步解決了當地百姓的溫飽問題。
當然,劉根這樣做也不是全部為了百姓,他多少也有私心。
他光從這些豪紳手裡弄出來的錢,就夠好好的花上一陣子了。
他還是想帶著錢回到黑熊堡,從黑熊堡開始建設,以黑熊堡為中心向四周發展。
周圍還有其他四五個堡寨和眾多村莊被韃子劫掠,都沒有了人,田地也都荒廢了。
等劉根的這些措施都開始執行,想必周圍自然會有人回歸,有人就能重新耕田種地,有糧食吃,便能吸引更多的人。
那樣他的勢力才能逐漸變大變強,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到時候,他也算有了自己的根據地,他想建立,這個封建王朝的第一個紅色根據地。
這樣一來,進可支持李川回京。退可偏安一隅,有個落腳地。
也可以認為,劉根現在做的這些,全是在為以後自己的發展打地基。
地基足夠堅固,房子才能蓋的好。
可是劉根感覺還是不夠,這些還不夠讓當地百姓快速的聚集,生產。
現在雖然沒了當地豪紳的欺壓。可是還有朝廷的徭役賦稅。
劉根了解到,本來這些百姓也都是要履行徭役,但在本朝中期,皇上還沒糊塗時,改革了徭役,不用百姓專門出人服徭役,給一部分錢就可以。
可是這幾年韃子不斷犯邊,國內屢有叛亂,便又開始重新實施徭役。
屯軍城這邊也是,戰事吃緊時,百姓時刻要給屯軍城和周邊堡寨修築城牆。
本來服了徭役便可抵賦稅。
可他們既服了徭役,出了力氣。最後還得交賦稅。
讓百姓自然苦無賦稅,心中憤怒。
這些徭役賦稅,也必須要給當地百姓免除。
這樣才能讓他們完全的休養生息。真正的吃飽穿暖,他的發展根基才更加牢靠。
這免除一方徭役賦稅,並非小事。平常的朝廷官員還真辦不了。
而現在能辦這事的人就在眼前,那就是魏忠。
這位九千歲的權力夠大,他的話也夠分量。
隻要這老太監開口,這事就成了。
可是老太監顯然不會這麼輕易的開口。
在總兵張巡的帶領下,這一行人浩浩蕩蕩的穿過屯軍城的中心主街。
一路就在到了縣衙。
這一路也跟來了不少的城中百姓。
他們也和劉根一樣,盼望著朝廷的封賞,盼望了有一段時日了。
現在這位從京都來的老太監是大官,聽說是皇上的貼身太監。
此次來,自然沒有彆的事情,肯定是給劉大人封賞的。
這段日子,傳什麼的都有,而且越傳越離譜。
現在這九千歲,皇上的貼身太監都千裡迢迢而來,想來這封賞是少不了了。
沒有讓劉根當異姓王那麼誇張,但也絕對不小。
現在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朝廷對劉大人的封賞。
自然想看看。
劉根幾人來到縣衙大堂。
除了相關人等,那些百姓便全部被轟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