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戈壁灘,方圓數百公裡都是荒無人煙。
他們屬於外來者,安營紮寨就是利用各種地形,創造生活條件。
住房這一塊,剛開始肯定是依靠帳篷。
但戈壁灘晝夜溫差大,現在八月份,白天氣溫很高,晚上溫度卻隻有十幾度,到了冬天,晚上睡在帳篷就更難受了。
選好地址後,部隊就利用當地的石頭、泥土、木材等材料製作固定住所。
當然,也有利用地形,改造洞穴,或者挖掘壕溝,製作半地下住所的。
經費充足的情況下,有的部隊還有活動板房,是利用木材和鋼材製作的模板化房屋,方便拆卸,跟後世的彩鋼瓦房差不多。
江晚寧想利用空間的物資,就不能和大家住在一起,去改造洞穴是不錯的選擇。
整個下午,李霄去指揮部了,她便帶著孩子們去收拾洞穴。
就這三個孩子的表現,江晚寧一下就摸透了三個孩子的性格。
老大李大寶是最忠厚老實的,一直幫著她忙前忙後,讓乾什麼就乾什麼,不愛說話,手腳勤快。
老二李俊是最調皮愛玩的,但也會察言觀色,看她臉色不好了,就會過來忙一會做做樣子,過一會又跑開了,還會帶著妹妹玩。
老三李佳佳不能說一點沒乾,她沒少給江晚寧擦汗什麼的,還誇大哥活乾得好呢。
雖然性格不同,但總體上還是比較懂事的,不會大哭大鬨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會吵著要這個要那個,嫌棄這裡的環境差。
原主隻要一聲吼,他們就站成一排擠眉弄眼的,可老實了。
幾個小時後,洞穴被布置出來,最裡麵用石頭和木板做了一個床,上麵鋪上枯草,褥子,就變得十分軟和了,上麵再鋪上一個席子,簡直是冬暖夏涼。
靠近洞口的位置再放一個書桌,方便平時記賬學習,門口再安裝好門窗就完事了。
傍晚時分,戈壁灘上的風小了很多,夕陽照將茫茫戈壁染上一層橘色。
李霄手裡拿著兩個鋁飯盒,從夕陽中緩緩走了過來。
這裡所有吃食都隻有食堂才能買到,大家藏起來的那點東西,都是實在萬不得已才拿出來填肚子的。
在這裡,餓肚子是常態。
“嫂子,食堂隻有這些,你和孩子們吃一點吧。”
這是他用自己的飯票打的,每個人每個月的飯票都是固定的,因為他們的到來,他可能就沒得吃。
江晚寧心裡感歎,這些人真的很不容易,為了自主研發導彈,他們必須克服這麼艱苦的條件,追趕國際強國的武器裝備。
“一起吃吧。”
江晚寧將窩窩頭分開,給孩子們一人一半,她自己吃一半,給李霄一個。
李霄不吃,她也不吃,他才勉強吃下。
菜是土豆燉粉條,土豆和粉條容易儲存,是這裡主要的菜品。
因為很久沒吃飯了,孩子們倒是吃得很香。
“阿霄,這裡收拾出來了,就差門窗,你能弄來嗎?”
吃飯的時候,江晚寧問他。
李霄這才注意到洞穴裡麵已經被收拾得井井有條,洞壁上還用報紙糊上,比蓋的石頭屋子還好,不由誇道:
“嫂子,你真是心靈手巧,我等會就讓去安排他們,爭取明天把門窗裝好。”
因為士兵裡有木工,已經做出了一些標準大小的門窗,到時候,根據現場的尺寸改一改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