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施宗義的語氣變得非常的嚴肅。
“所以,凡是有可能對咱們忠義武館的團結友愛產生影響或者是損害的行為,都一定會受到嚴懲!”
隨即他的語氣轉為和緩:
“我是衷心的希望咱們所有的小夥伴們都能夠一起走向巔峰,所以請大家也不要自己半路跌倒或者一不小心掉了隊。”
……
當天下午,結束了中高層會議並安排好武館這邊過年期間放假十天的事情之後,施宗義就帶著杜心悅和韓雪茹一起去華山。
這次施宗義給老嶽同誌帶了十萬兩銀子的上繳款和足足十輛馬車的年貨。
馬車是忠義車行現成的車子,年貨就在自家的百貨超市裡麵直接裝車,所以送貨的車隊準備起來速度非常快。
本來華山派那些產業的利潤加上罰金一共才五萬多兩,再給錦衣衛那邊分了一半之後就隻剩下兩萬多兩銀子了。
所以這十萬兩銀子的上繳款裡麵絕大部分都是施宗義自己掏腰包添加進去的銀子,然後那些產業的賬本也都不用帶著了。
反正嶽不群也不懂得看賬本,並且現在賬目上麵的銀子也所剩不多,和上繳門派的十萬兩銀子的數目相差太遠。
施宗義就是要多放一些銀子在華山派那邊,刺激一下老嶽同誌的消費觀念,希望可以讓嶽不群儘快的放開了手腳去開始大力的發展門派。
畢竟華山派作為一個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名門正派總是這樣大貓小貓三兩隻的也不是個事兒,高手多不多就先不管了,至少先把人氣支楞起來也不錯。
更何況老嶽同誌現在正是當打之年,三十多歲的年紀正是一個男人做事業的黃金期可不能讓他過的太悠閒了。
依據施宗義的了解,老嶽這個人用好了絕對是一個極優秀的管理人員,以他的能力才情完全可以把華山派打理得蒸蒸日上。
另外還有一個老規矩也不能忘記了:施宗義這次上山依然還是給華山派每一個小夥伴都用心的準備了一份禮物。
其中,施宗義尤其用心良苦的給嶽不群和寧中則兩個人準備了一份非常特彆的禮物。
禮輕情意重,心意最重要。
用了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忠義車行運送年貨的馬車隊伍浩浩蕩蕩的來到了華山派的華山腳下。
老嶽同誌看到十輛大車的年貨和十萬兩銀子的上繳款笑的眉毛胡子都要飄起來了,想必心裡麵是感到十分的滿意了。
同時嶽不群也覺得非常的好奇,因為去年的上繳款一共還不到五千兩銀子,怎麼今年一下子就有這麼多?
施宗義也沒有細說秘密潛入計劃把三十九個門派產業一網打儘的事情,隨便找了個過得去的理由就應付過去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銀子到底是怎麼來的老嶽你就彆操心了,還是趕緊安排好人手把銀子和年貨都搬到山上去吧。
隻要你能夠專心的把華山派發展壯大了就比什麼都強,現在銀子給你了,華山派的發展建設也就靠你了。
施宗義:努力!奮鬥!加油加油!
嶽不群:俺是老嶽,不是老黃牛!
晚上的時候施宗義帶著一個包袱悄悄地找上了嶽不群和寧中則,這個包袱裡麵的東西就是特意給嶽不群和寧中則準備的禮物。
確定除了他們三個周圍再沒有其他人之後施宗義解開包袱拿出了裡麵的東西:
《玉女心經》、《九陽神功》、《螺旋九影》、《龍象般若功》和《易筋鍛骨上篇》。
“師父師娘,前不久有一個叫做鎮元子的奇怪道人送給我幾本秘笈,我就給你們也抄錄了一份當做是新年禮物,你們有空兒的時候就看一看吧。”
“我就先回去睡覺了,晚安。”
一共是五本武功秘笈,其中的《玉女心經》是施宗義特意拿給他們兩個的,因為那是一本雙修的功法,修煉成功了的話兩個人雙劍合璧就會威力倍增。
不過施宗義也不太確定他們兩個會不會修煉,他反正已經把秘笈無私的奉獻出來了,之後的事情他也管不著了。
至於其他的秘笈也不用施宗義多說什麼,畢竟嶽不群和寧中則現在的武學底蘊比他施宗義可就要深厚太多了。
所以施宗義把精心挑選的五本秘笈親手交給了他們兩個之後,再交待了一下就乾脆利落的撤了。
並且施宗義故意說的含含糊糊的,反正這個事情沒法說的清楚,那也隻能讓鎮元子前輩親自出來背鍋了。
而對於鎮元子前輩,老嶽同誌肯定自認為已經非常的了解,所以施宗義也就不用多說什麼,反正剩下的全靠老嶽自己腦補了。
嶽不群同誌現在感到非常的煩惱。
原劇情中的嶽不群:缺少厲害的武功秘笈,好煩啊!
現在的嶽不群:厲害的武功秘笈太多了練不完了,真煩惱啊!
……
這一回施宗義也沒有留在華山上麵過年了,隻是在華山派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就向帶著大大的黑眼圈的寧中則和嶽不群道彆,下山。
因為施宗義要送梁嬸回去過年,順便跟著梁嬸去陶家村看一看。
施宗義先是到練功場那邊的鴿房給忠義武館那邊傳信,讓鄧勇貴館主再押運五輛馬車的年貨過來華山腳下碰麵。
然後就和梁嬸、杜心悅、韓雪茹一起離開了華山派趕往山下。
在華山的山腳下沒過多久就等到了鄧勇貴和馬車隊伍,上車彙合之後就跟著梁嬸的指引一起駕駛馬車去往陶家村。
路程倒也不遠,馬車隻行駛了兩刻鐘左右的時間,坐在車上的施宗義就遠遠的看到了一個依山傍水的村莊。
那個村莊的前麵有一條河,後麵就是背靠著華山山脈,華山山脈連綿不絕一共有三十多裡長,所以跑了這麼遠依然還是在華山的範圍之內。
馬車隊伍先是經過了一條河流上麵的石橋,河流大約是四十多米左右的寬度,石橋倒是修建的非常結實。
經過了石橋之後又向前行駛了八百多米,馬車隊伍終於來到了村莊的麵前。
村口樹立著一個四米多高滿是風雨侵蝕斑駁痕跡的古舊石碑,上麵雕刻有三個魏碑體大字:陶家村。
施宗義看到這裡隻立了村牌石而沒有建牌坊,心裡麵猜測這個陶家村應該不是什麼富裕豪橫的大村莊。
因為現在天氣比較冷了村口沒有人值守,馬車隊伍也就沒有在村口停留直接順著石板馬路駛入了村子。
喜歡綜武:劍出華山請大家收藏:()綜武:劍出華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