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做人要懂得借力,善用彆人之力以增己力,才能事半功倍,借力使力不費力。
所以駱銘銓也早已經為忠義武館情報網的創建工作找到了一個絕佳的借力平台——青樓。
按照駱銘銓的思路,隻要忠義武館在整個明國各個地方的青樓裡麵發展出一些“暗中兼職的情報線人”,那麼情報體係的“地網”也就可以算作是基本上搭建成功了。
駱銘銓以前就是負責處理情報工作的,所以對於發展線人建立地網的各個方麵都非常熟悉,這個計劃最大的一個缺陷就是非常的浪費銀子。
而目前的忠義武館真的不缺銀子,無論是那些正在不斷售賣變現的義軍寶藏,還是肥皂工廠、香水工坊、玻璃工廠以及水泥工廠等等都正在大量的賺取著銀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且現在就連傭兵公會也已經開始盈利了,不久之後施宗義還會帶著小夥伴們一起去進行實戰訓練——去剿滅各種土匪、山賊以及水匪,到時候肯定又會搜刮到許許多多金銀財寶。
及至後麵施宗義可能還會去打海盜以及探尋深海寶藏,去劫掠韃子或者倭寇,那個時候繳獲的物資和財寶肯定還會更多,所以施宗義對於情報體係的花費方麵並沒有做任何的限製。
按照駱銘銓的統計數據,目前整個明國的青樓數目已經超過了兩萬個,而忠義武館也不用每個青樓都發展線人。
可以通盤考慮一下天時地利人和等等各種因素,然後再酌情挑選出一些比較合適的青樓作為忠義武館的“情報據點”。
平均下來大約就是每個縣城發展兩個至五個青樓作為忠義武館的情報據點就可以了。
然後在每一個情報據點裡麵,根據具體的情況可以發展兩個至五個線人用來收集各種情報。
每個據點的線人不用太多,但是至少也要有兩個。
一來可以讓兩個線人互相配合掩護,以便於更高效的獲取情報。
二來安排多一點的線人也可以把情報互相印證,以提高情報的準確率。
三來作為情報線人其實也是有一定的危險性的,多幾個自己人互相照顧和支持的話,有利於線人們的穩定性。
然後對於一些比較大的城市還可以酌情多發展幾個據點,比如一些省會城市等等。
這樣子估算一下大約在整個明國可以發展3000個左右忠義武館的情報據點,而線人的數目大約就是60009000人左右。
然後這些線人在平時都是需要花費一些銀兩去維護的,如果獲取到了有價值的情報還要給予相應的獎勵。
再加上傳遞情報的花費,以及暗部人員的內部經費預算等等,天羅地網計劃每一年的開支保守估計都是在五十萬兩銀子以上。
不過施宗義發展情報網絡的一個最大的出發點,其實就是希望能夠早點兒把那些藏頭露尾神神秘秘的黑衣人給找出來。
轉眼之間施家莊血案已經過去三年多了,然而錦衣衛那邊對於那些犯下血案的黑衣人的偵查情況依然還是沒有多少進展。
所以施宗義感覺,可能到了最後還是得靠自己來找出那些黑衣人。
因為那些黑衣人很可能是專門針對錦衣衛的辦案風格提前做出了一些相對應的規避措施,從而導致錦衣衛那邊很難找出黑衣人的蹤跡。
畢竟錦衣衛成立已經有這麼多年了,他們的做事套路和辦案風格基本上也已經被許多人摸清楚了。
然而施家莊的深仇大恨終究還是必須得有一個交待的,而且那些黑衣人不死光光,施宗義自己心裡麵也不會安生。
現在既然駱銘銓已經製定出了這麼龐大而全麵的情報計劃,施宗義自然也就會不計代價的支持駱銘銓把這個計劃付諸實施。
其實隻要忠義武館情報體係發展的線人達到了1000人以上的時候,收集到的情報就已經會開始變得比較的全麵了。
後續的工作就是注意去維護好這個情報網絡,以及不斷地收獲和處理各種情報,或者還可以把地網進一步進行拓展與完善。
這就是天羅地網計劃。
喜歡綜武:劍出華山請大家收藏:()綜武:劍出華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