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懸掛的這個地圖。
是施宗義在原本的“明國疆域全圖”基礎上,自行在右下角的空白處添加了一個“台灣島”。
這個時期的台灣島還是一片沒怎麼開化的蠻荒之地。
之前的明國地圖上麵也並沒有標記出台灣島,所以施宗義也一直沒有想到這個島嶼的存在。
台灣島位於東海南部,西依台灣海峽。
它距離福建省僅僅七十多海裡,東瀕太平洋,東北與琉球群島為鄰,距琉球島大約有三百多海裡。
台灣島地形狹長,麵積達到了三萬多平方公裡,在全世界島嶼的麵積排名之中占到了第三十八位。
而皮島僅僅隻有二十多平方公裡,台灣島的麵積足足是皮島麵積的一百多倍。
所以施宗義正在考慮,皮島那邊的地下核心基地或許可以暫時停止修建,目前隻要建好地麵上的生活區域就可以了。
因為台灣島顯然更加適合於作為忠義武館的海上基地,它各方麵的條件都比小小的皮島更加優越。
不過皮島正好處於一個關鍵的地理位置,如今水寨也已經修建完成,依然可以作為忠義武館的一個重要戰略據點。
以後皮島可以交給李林甫管理,他的責任是在皮島上麵修建完備而堅固的防禦工事,再多多訓練手下,最好能夠全民皆兵。
因為皮島水寨意義重大,將來會是忠義武館討伐韃子的一個重要基地,施宗義必須將它掌握在自己手裡。
那個地方通過水路可以繞到韃子的大後方,而且四麵環水不怕韃子的騎兵,是一個極好的根據地。
施宗義既然暫時不想去江湖上攪動風雲,以免引起各位江湖大佬的注意,又不可能讓自己的忠義武館停下發展和變強的腳步。
那就正好可以拿著沿海地區的倭寇,與北方邊境地區的韃子作為磨刀石。
所謂的“南倭北虜”,恰恰就是施宗義用來實戰練兵和搜刮資源的最佳選擇。
如今在施宗義的眼裡,“南倭北虜”價值巨大,他們是送了錢財又送命的冤大頭。
皮島可以作為反向劫掠韃子的橋頭堡,而台灣島則是清剿倭寇和海盜的近海基地。
隻要把這兩個島嶼的基建工程搞好,以後就可以源源不斷的派遣忠義武館的小夥伴們前去曆練。
既可以提升實戰能力見見血,又能夠以戰養戰搜刮各種各樣的資源積攢豐厚的家底。
皮島和台灣島的地理位置都比較優越,屬於是很方便發動進攻,而防守又非常輕鬆的島嶼。
施宗義對著地圖仔細的觀察和思索了一番之後,就讓安溪縣分部的工作人員給皮島那邊飛鴿傳信:
皮島水寨的生活區域可以繼續修建,而地麵下的核心基地建造計劃則暫時擱置。
地下核心基地已經修建的部分可以全部封存起來,等到以後比較有閒了還可以接著建造。
接下來的日子裡,皮島那邊的一切事務都由李林甫香主全權負責。
同時,以後對於皮島收獲的一些特產,李林甫香主也可以全部上交給日月神教。
那樣一來,他也可以打著壯大皮島水寨的旗號,光明正大的從日月神教獲取更多的物資。
因為在未來的幾年時間裡,台灣島的基地建設工程必定會需要巨量的各種物資。
而施宗義又比較懶,不想讓忠義武館自己費心費力又費錢的去各方籌備物資。
所以隻好麻煩李香主和他的船隊客串一下“大倉庫的搬運工”,從日月神教的庫房裡麵多運送一些物資過來了。
畢竟日月神教體量巨大,如今東方不敗與任我行正在暗戳戳的互相鬥法。
導致他們內部人心浮躁管理混亂,正是渾水摸魚的好機會。
還有三年多的時間,任我行就要被東方不敗給關到西湖底下的地牢裡麵去了。
日月神教內部的一些管理乾部也會在內部傾軋之中完蛋,各種賬目必定還會越來越亂。
所以隻要李林甫香主好好的運作一下,從日月神教的庫房裡麵搬運一些普通物資出來,並沒有多少難度。
另外石渝築堂主在日月神教內部頗有權勢,可以提供一些輔助與配合,讓神教的庫房為台灣島的基地建設多補貼一些財貨。
當然施宗義也不會讓李香主和石堂主難做,施宗義會提供一些銀票和海產進行交換。
並且還可以讓石渝築堂主也加入傭兵公會,然後在日月神教裡麵多開設幾個傭兵公會的“銷售網點”。
石堂主負責把一些美輪美奐但華而不實的玻璃工藝品,或者香噴噴的各類香水傾銷給日月神教,換回大把的銀票。
李香主再負責轉手又把大量的銀票送回去日月神教,然後從庫房裡麵“換取”各種普通的物資。
在一買一賣之間,就可以讓那些銀票在日月神教內部快速的周轉起來。
而各種各樣的物資則是取之於日月神教,然後用之於建設台灣島。
這就是“合作共贏”,一番緊密的合作之後石堂主贏了,李香主贏了,忠義武館也贏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