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一日的早上。
施宗義告彆了“魔鬼海域”眾人,騎乘著青鸞施冰冰直接飛往東瀛玄武國。
青鸞振翅劃破了天空中的薄霧,迅疾如風地在南海上空飛翔。
南海的波濤在腳下翻湧,鹹澀的海風裹挾著遠方島嶼的氣息撲麵而來。
施宗義俯瞰著蜿蜒綿亙的海岸線,默默地思索著到了伊豆之後的行動方案。
按照京師那邊“姹女流派”外圍人員提供的訊息,她們的老巢位於一個隱蔽的山穀之中。
伊豆舞女,聞名遐邇。
她們的身影總在朦朧的霧氣與婉轉的三味線聲音之中若隱若現。
她們身著綴滿銀線的和服,腰帶上的流蘇隨著步伐輕晃。
發間簪著將謝未謝的山茶花,暗香浮動間,似有若無地撩撥著人心。
有時,她們是眉眼低垂的羞澀少女。
裙裾掠過潮濕的青石板,抬起眼時睫毛顫動如蝶翼,清澈的目光裡藏著未經世事的懵懂。
舉手投足間儘是不諳世故的純真,展顏一笑便讓整個伊豆的櫻花都失了顏色。
有時,她們化作暗夜中起舞的精靈。
麵紗半掩的麵容下,眼尾的朱砂痣在燭火中明明滅滅。
舞步詭譎如蛇,手中團扇開合間似有寒光流轉。
當月光爬上她們蒼白的指尖,柔美的舞姿裡便滲出幾分神秘莫測的氣息。
讓人分不清這究竟是魅惑人心的舞蹈,還是殺人無形的機關。
更多時候,她們是柔韌的蒲葦,在風雨中搖曳卻不曾折斷。
即便麵對暗流湧動的江湖或是波譎雲詭的權謀,依然能踩著木屐,輕踏舞步。
用看似柔弱的肩膀擔起隱秘的使命,在華麗和服下藏著的,是不輸須眉的堅毅與果敢。
……
伊豆。
位於本州島的東南部,屬於靜岡縣。
它西臨駿河灣,南瀕太平洋,以溫泉、海景和自然風光聞名。
是東瀛玄武國比較有名的旅遊勝地。
六月二十一日下午兩點半。
青鸞施冰冰已經順利飛到了靜岡縣的上空。
伊豆地區山巒比較多,有天城山、熱海山等山脈貫穿其中。
同時地形起伏較大,山地麵積占比較高。
這些山脈不僅為伊豆地區增添了秀美的自然風光,也使得當地溫泉資源豐富。
青鸞載著施宗義掠過無數山巒與溪流,整整搜尋了兩天多的時間。
終於,在伊豆半島的腹地發現一處有些異常的山穀。
此時雖是盛夏,穀中櫻花卻開得妖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