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回來。
其實施宗義一直有一個想法:
把明國疆域周邊的十多個小國家全部納入統治範圍。
那樣一來,之後大家都成了“一家人”。
剛好方便於一起對抗“小冰川時期”。
……
“靈岫小築”的一個密室裡。
施宗義的麵前擺著一個大圓球。
這就是他剛剛用木頭雕刻完成的“地球儀”。
這個“地球儀”的直徑有一米多,上麵清晰地顯示出了整個星球的樣子。
精細的木紋在表麵縱橫交錯,像是大地的肌理。
深褐色的球體上,用鮮豔的紅藍顏料精準地勾勒著各個大陸輪廓。
尤其在赤道的位置,特意纏繞了一圈紅色的高檔絲綢,作為赤道的標記。
“地球儀”的底座是銀灰色的,猶如一個堅固的托盤。
底座穩穩地托住了整個球體,使其能夠平穩地站立在桌麵上。
弧形的支架由金屬製成,表麵經過拋光處理,在燭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銀色的光芒。
它像一個巨大的括號,將球體緊緊地固定在中間,同時又允許球體自由轉動。
仿佛在告訴人們:
這個世界是動態的,充滿著無限的可能性。
球體表麵高低不平,凸起的丘陵狀木疙瘩與凹陷的溝壑相互交錯。
湊近能看見刀刻的痕跡——那些深淺不一的線條裡,藏著他一筆一劃鑿出的五大洲名字!
現在施宗義正在仔細地觀察著明國周邊的各個區域:
他按照順時針的方向,以明國所在的位置作為中心,目光掠過周邊的國家和地區。
第一個國家:玄武國。
也就是以前的東瀛,在明國的東方,隔著東海與明國相望。
第二個國家:琉球國。
位於明國東南方向的東海之中,包括山北、中山、山南三王。
第三個國家:呂宋國。
在明國的東南方向,存在多個部落和政權,與明國有貿易往來。
第四個國家:滿剌加國。
位於明國南方稍偏西,在馬來半島南部,是重要的貿易中心,與明國關係不錯。
第五個國家:暹羅國。
在明國西南方向,目前是阿瑜陀耶王朝,與明國有密切的外交和貿易聯係。
第六個國家:真臘國。
位於明國西南方向,國力相對較弱,與明國有一定交往。
第七個國家:安南國。
在明國西南方向,目前處於後黎朝統治時期,是明國的藩屬國。
第八個國家:占城國。
位於明國西南方向,與明國有著朝貢和貿易往來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