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滅怒鯨幫的過程之中。
施宗義展示出了極為高強的武功。
並且借用“暗差大臣”以及明國朝堂大義,把怒鯨幫直接定性為“亂黨”。
——“犯上作亂,人人得而誅之!”
在目前這個武俠位麵江湖與朝堂交織的權力格局中,施宗義這樣的一番操作。
符合江湖勢力借朝廷大義鏟除異己的常見模式,足以規避與日月神教的直接衝突。
這是一種極為高明的“武力威懾+政治打壓”的剛柔並濟、雙管齊下的雙軌策略。
這樣一來,既能確保“剿滅行動”之師出有名,又能大大降低外部的乾預風險。
可謂是充分展現出了施宗義少主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權謀思維……
而日月神教方麵的反應,果然儘在施宗義的預料之中。
楊蓮亭,武功實力低微、人品卑劣。
是一個權力遊戲的投機者,完全倚靠著東方不敗的寵信而貿然執掌大權。
楊蓮亭借著東方不敗的威懾力不斷地排除異己、胡作非為,權力根基極為脆弱。
儘管,怒鯨幫曾經是日月神教的外圍勢力。
但是現在已經被朝廷定性為“亂黨”,所以楊蓮亭果斷選擇置身事外。
畢竟,介入“怒鯨幫犯上作亂之事”對於日月神教毫無好處,反而壞處多多。
不但卷入朝堂紛爭,更可能暴露楊蓮亭自身的無能,甚至引發內部權力動蕩。
加之東方不敗閉關修煉《葵花寶典》期間,教內暗流湧動,反對聲浪不斷。
楊蓮亭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不得不竭力維持表麵上的穩定。
最終選擇“明哲保身”。
放任“亂黨怒鯨幫”自生自滅。
……
潮起潮落間。
月餘光陰倏忽而逝。
原來的怒鯨幫總壇也已換了新顏。
——朱漆匾額高懸“忠義武館·伏波港分部”,金粉未乾的字跡在日光下泛著冷冽的光。
數日之前,徐璨曦與上官朧月剛剛結束“江湖第一課”的“階段試煉”。
施宗義特意安排她們二人在碼頭商號臥底。
從辨認偽造銀票到追蹤私鹽流向,從與三教九流周旋到識破暗樁密語。
兩個少女褪去初入江湖的青澀,在腥風血雨裡淬出鋒芒。
當她們將截獲的密信呈於案前時,施宗義便知這“曆練第一課”,算是圓滿結束。
六月十一日下午。
忠義武館·伏波港分部的大殿主位上坐著的不是施宗義,而是菊姨娘。
現在菊姨娘也改名了,她的新名字叫做:秋十三娘。
自從秋十三娘的傷勢恢複之後,施宗義就安排她坐鎮忠義碼頭伏波港分部。
發現她確實非常能乾,於是索性把忠義武館伏波港分部也一並交給她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