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輪比鬥,到了下午。
陸羽回了月宮。
畢竟有不少美人等著他。
可謂是不羨鴛鴦不羨仙。
次日,比鬥繼續。
抽簽,公布投注方式,一如既往。
第二輪,輪空的是令狐衝。
三場比鬥,名單分彆是:方證大師對嶽不群、定逸師太對方生大師、陸大有對天門道長。
勝者進決賽,決一二名。
敗者再比,爭第三名。
方證大師與嶽不群,原著裡本就沒交過手。
但方證大師的易筋經,內力深不可測,任我行的吸星大法,都奈何不了他。
就算嶽不群後來學了辟邪劍法,內力也差得遠。
嶽不群,也是贏不了。
此時,比武台中央。
方證大師身披赭色袈裟,雙手合十。
周身隱有淡金色內勁流轉,那是易筋經運轉到極致的征兆。
嶽不群手持青鋼劍,青衫獵獵。
眼神裡,沒了往日“君子劍”的溫雅,隻剩凝重。
他知方證大師的強。
甫一交手,便不敢怠慢。
長劍出鞘,“嗆啷”一聲脆響。
寒光直刺方證大師心口。
方證大師不慌不忙。
左掌緩緩推出,掌風柔和,卻帶千鈞之力。
是“千手如來掌”的起手式。
“砰!”
掌風與劍尖相撞。
嶽不群隻覺一股渾厚內力順著劍身傳來,虎口瞬間發麻。
長劍,險些脫手。
他急忙旋身撤劍,腳下踏出雲台步。
劍勢陡然加快,劍影如流星,掠向方證周身大穴。
想以快劍破局。
可方證大師的“千手如來掌”,愈發精妙。
雙掌翻飛,掌影層層疊疊,如漫天佛印。
嶽不群的劍招,儘數被擋下。
偶爾嶽不群尋到空隙,刺出一劍。
也被方證大師以深厚內力,震偏方向。
不多時,嶽不群額角滲出冷汗。
暗自心驚:若隻憑華山劍法的底子,撐不過十回合。
情急之下,嶽不群猛地催動“玄冥神功”。
周身驟然泛起一層淡淡的紫氣。
紫氣順著劍身蔓延,原本清亮的劍光,瞬間變得陰寒刺骨。
他劍招一變,不再追求招式規整。
以“玄冥內力”催動劍法,劍風過處,空氣都似結了層薄霜。
每一劍,都帶著淩厲剛正的氣息。
即便如此,也隻是勉強與方證大師周旋。
數十回合下來,衣衫被掌風掃得淩亂,呼吸漸漸急促。
嶽不群知,再拖下去,必敗無疑。
眼中閃過一絲決然,猛地撤劍後躍。
隨即身形一晃,施展出壓箱底的“清風劍法”。
此劍法一出,嶽不群整個人如風中飄絮,身形縹緲不定。
台上瞬間浮現數十道殘影,圍繞方證大師飛速旋轉。
每道殘影手中,都握著長劍。
劍招決絕,或刺咽喉,或斬手腕,或挑腰腹。
密密麻麻的劍影,如潮水般湧向方證大師。
台下觀戰者,看得眼花繚亂。
方證大師凝神應對,雙掌不斷拍出。
袈裟在掌風催動下,獵獵作響。
可“清風劍法”太過靈動,殘影虛實難辨。
片刻間,他的袈裟被數道劍光劃破,布料碎片簌簌飄落。
但方證大師依舊神色平靜,不見半分慌張。
雙手猛地合十,口中低誦佛號。
周身金光,驟然暴漲。
“阿彌陀佛!”
隨著一聲低沉梵音,方證大師身後瞬間幻化出一尊巨大的千手如來佛影。
佛影周身金光璀璨,數百隻佛手伸出,或拍,或擋,或抓。
精準迎向漫天劍影。
“鏗鏘——砰砰——”
金屬碰撞與內力相撞的悶響,接連響起。
佛手與長劍交鋒,金光與紫氣不斷碰撞、消散。
震得比武台四周的塵土,漫天飛揚。
如此炫目的對決場景,引得台下觀戰眾人紛紛起身驚呼。
不少人瞪大雙眼,滿臉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