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塗了粉還抹了腮紅。聲音響亮的招呼他男人,“當家的,四碗湯圓,裹豆麵的”。
這一回上的是豆麵湯圓。巫仙兒三口兩口吃完。
嚷著,“許哥哥,我還要。這一次我就要不裹豆麵的”。
老板娘勸道,“小姑娘不裹豆麵的,比較甜膩,你可能吃不慣”。
南宮玉兒也勸道。“仙兒,不裹豆麵不香,不好吃”。
可是巫仙兒偏要嘗試。
果然嘗了兩口。不裹豆麵就得多放糖,齁甜,甜得發膩,吃了兩個就不吃了。
南宮玉兒一連吃了兩碗。邊吃邊在回憶……。
許玉柱問她在想啥,她又尷尬的笑了笑,不知道怎麼回答。
關鍵是不知道怎麼說,在腦海裡隱隱約約,有一首殘缺不全的詩歌。
鬨元宵。
美人嬌。
今宵離彆後。
燈火闌珊無歡笑……。
南宮玉兒的這種感覺。
是兩塊玉佩放在一起時產生的。在她的腦子裡,閃過一幀幀模糊的畫麵。
畫麵裡的男子和,許玉柱長得一模一樣。隻是那人穿著一身古裝,長發披肩。
身材樣貌和許玉柱一點都不差,南宮玉兒可以肯定。那人就是許玉柱。
但許玉柱啥也想不起來。
許玉柱叫來老板娘給錢。但他們用的錢,幾人也沒見過。看樣子是銅幣。
橢圓形,兩頭還有一個小孔,可以用繩串起來。
巫仙兒沒辦法,從儲物袋裡拿出一小塊銀錠遞給老板娘。
老板娘急忙說道,“找不開,找不開。小本生意,一天也賣不了這一兩銀子”。
許玉柱說“不用找了。我想問你個事兒。這剩下的就當做小費了“。
花枝招展的老板娘,臉笑得更紅了,趕緊接過銀錠,笑著問。
“這位客官要問啥?小女子知無不言,言無不儘”。
許玉柱問,“老板娘,這個小鎮叫什麼?如果去玉滄海,有沒有比較快的方法”?
老板娘笑眯眯的說,“這個鎮叫。香格巴拉鎮”。
“幾位要去玉滄海。那地兒可老遠了,我也不知道如何去”。
“反正舟車勞頓,要好久才能到”。
“我也是聽彆人說,才知道有個玉滄海的地名兒”。
許玉柱又問了幾個問題,可這老板娘土生土長在這裡,好多事兒不知道。
沒辦法,幾個人,隻得在街上逛逛,看能不能遇到跑江湖的。
這個香格巴拉鎮的房屋都不高,隻是一層。也許草原上的風比較大,蓋矮點是為了防風。
這個鎮人口也不多,大概就是1萬多。
來買東西的,大部分都是附近的村民。還有些是來遊牧的牧民。
臨時來這裡買點生活用品。
剛才老板娘說,前麵不遠,有幾家古董鋪。
古董鋪門前有擺地攤,專賣些稀奇古怪東西的江湖人。
四人隨著熙熙攘攘的,人群一直往前走。
走了10多分鐘,果然,幾間門麵寬闊的古董鋪,就在前麵不遠處。
許玉柱看看路邊的小地攤上。每個人麵前,都零零碎碎,擺著幾十件小玩意兒,毫不起眼。
都是些不入流的丹藥,參差不齊的法器,符紙。
抬步走進一家叫,萬寶齋的古董店。
一個留著山羊胡須的老頭,正在櫃台後收拾展示櫃上,的那些瓶瓶罐罐。
聽見有客人上門,趕緊放下手裡的活計,走出櫃台來,招呼客人。
吩咐小二趕緊上茶水。
許玉柱不緊不慢的,把店的的東西看了看。
有幾樣兵器,有些花瓶,各式各樣的古董。
許玉柱看著櫃台上的,第2層中間的位置,放著幾卷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