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門麵夠大,生意也好。
飯菜的香味也純正。儘管沒有人來街麵上拉客,卻依然火爆。
兩人躲過了好幾次拉扯,許玉柱選擇了這家。
抬頭看匾額,福滿樓,三個字很大氣。
匾額的黑色油漆,經曆了太多的歲月,好幾處已經斑駁脫落。
中間三個燙金大字依然鮮亮。
明眼人都知道,這是一家地地道道的老字號。
一進門就看著看見,櫃台後藏著一個一個,梳著同心髻,插著一根金步搖。
穿一身輕紗綠裙的女子在,劈裡啪啦,扒著算盤算賬。
這女子看樣子20歲左右。正在低著頭算賬,麵容看不太清楚。
許玉柱隨便選了,一張靠窗的方桌。順便看看外麵的行人。
想必這東萊縣,還是挺富足的。
到兩個太陽交班的時候,街上的人還是熙熙攘攘。
不停的傳來,彆具韻味的古話。小販的叫賣聲,一聲高過一聲。
大堂裡起碼有二三十張桌子。
四五個小二,忙的腳不沾地。上菜都是小跑著的。
許玉柱看了看掛在,櫃台旁邊的菜單。
發現這裡的物價有點高。
一隻烤鴨就要五兩銀子。其它的肉菜大部分也是二兩銀子起步。
老板娘身後的櫃台上,擺著許多用白瓷酒壇裝的酒。
酒壇前麵都用紅紙寫著酒名兒。
以前喝過的神仙醉這裡也有。但不是最好的。
這裡最貴的是那一款名叫醉八仙的。這消息還是隔壁桌的,一個白麵書生講的。
估計那書生是本地的,正在和兩個同窗,講著這福滿樓的酒水菜品。
就在許玉柱聽旁邊三人聊天的時候。跑過來個小二。
小二拿著菜單問道,“兩位客官吃點啥”?趁客人看菜單的間隙,擦擦汗。
許玉柱一邊看菜單一邊問道。
“你們這裡怎麼生意這麼好?難道有其它店沒有的美味”。
這個長相,憨厚的小二笑著說道。
“彆的店有倒是有,隻是沒有我們店的正宗。畢竟我們店的牌子,已經有幾百年了”。
“所有的菜品用料,做工,都一絲不苟。從來沒有客人,不喜歡的時候”。
許玉柱翻著菜單,把幾個招牌菜都點了一遍。
鹵燒麻辣火鴨。油燜豬頭肉。腰花玉貝雞。雪花靈牛柳……。
許玉柱看著這些菜名都是以前沒吃過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像他們說的那樣好。
就在這時候,正堂裡的六個大漢。吃完正在櫃台上結賬。
許玉柱偏頭去看。
這6個大漢一看就是從彆處來的。身上還背著一個包袱,一把寬闊的大刀。
口音也和本地人有區彆。現在幾人正一臉賤笑的剔著牙齒,和老板娘調笑。
領頭的是一個絡腮胡,身高1米7的壯實大漢。
剔完牙齒,呸呸的吐了兩口。粗聲粗氣的調笑道。
“老板娘,你這飯菜也不咋滴。怎麼收費會這麼貴?起碼比彆的飯店貴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