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點多,陽光熱烈地烘烤著大地,給零售點送報紙的大劉和小周騎著裝滿空報箱的三輪車,風塵仆仆地回到了今日時報報社。
兩人顧不上擦去額頭的汗水,就匆匆走向銷售負責人李錢來的辦公室。
大劉敲了敲門,得到應允後,兩人走進了辦公室。
李錢來正坐在辦公桌前,旁邊放著一份今日時報的樣報,眼睛看向門口,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絲緊張與期待。
“李總,我們回來了,給您彙報下各零售點的情況。”大劉說道。
“好啊,快說說。”李錢來坐直了身子,目光專注地看著他們。
小周率先開口:“李總,城中心的那個新華零售點情況特彆好。顧客特彆多,好多人都對咱們的報紙感興趣。他們說咱們報紙的排版很新穎,內容也豐富得很。尤其是最後連載的那篇小說,不少讀者都在討論呢,說很吸引人,都想知道後續情節。”
李錢來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心裡想:“看來內容編排上的努力沒有白費,那篇小說是楊先生給的,果然很受歡迎。”
大劉接著說:“不過,在東邊的便民零售點,情況就有點不太樂觀了。您也知道,咱們今日時報是新報紙,今天第一天上架,那兒的顧客還是習慣買其他的老報紙。那個零售點的老板說,來問咱們報紙的人很少。”
李錢來微微皺了下眉頭,但很快又恢複了平靜,他知道這是新報紙必然會麵臨的問題,得慢慢來。
小周又補充道:“但是,西邊的興旺零售點已經把報紙賣完了,老板還讓我們再送一點報紙過去呢。他說今天好多顧客都是衝著咱們報紙的新鮮勁兒來的,而且看了之後覺得確實不錯,所以很快就賣光了。”
李錢來聽著這些彙報,一邊不住地點頭,一邊快速地在本子上記錄著相關數據。
他心裡默默盤算著:“雖然有挑戰,但也有驚喜,整體情況比預期的要好一些。”
等大劉和小周彙報完後,李錢來抬起頭,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對他們說:“你們今天乾得很不錯。咱們今日時報第一天上架,能有這個銷量已經非常不錯了。大家不要有負擔,這才剛剛開始呢。”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大劉、小周,你們趕緊給缺貨的興旺零售點補貨。以後啊,要多和零售點的老板拉拉關係,讓他們主動推銷咱們的今日時報。比如說,可以給他們一些小優惠,或者多給他們講講咱們報紙的特色。”
大劉撓撓頭說:“李總,我們知道了。我們會多和那些老板交流的,讓他們看到咱們報紙的潛力。”
小周也附和道:“是啊,李總。我們也覺得咱們報紙很有競爭力,隻要宣傳到位,肯定能賣得更好。”
李錢來站起身來,充滿信心地說:“沒錯,隻要我們齊心協力,今日時報肯定能在報紙市場站穩腳跟。現在大家都去忙吧,我再把這些數據整理得更詳細些,然後去給老板彙報。”
大劉和小周離開辦公室後,李錢來又仔細地查看了一遍記錄的數據,他把資料整理好,走向楊開的辦公室。
李錢來輕輕敲了敲楊開辦公室的門,聽到裡麵傳來“請進”的聲音後,他推開門走了進去。
“楊先生,給零售點送貨的人回來了,他們把銷售情況給我說了一下,我現在給你彙報。”李錢來恭敬地說道。
楊開放下手中的筆,抬起頭看著李錢來,眼神裡帶著期待:“好的,你說吧。”
李錢來清了清嗓子開始彙報:“楊先生,整體情況有喜有憂。離我們最近的新華零售點銷售情況非常好,顧客流量很大。那裡的讀者對我們報紙的評價很高,覺得排版新穎,內容豐富。尤其是我們最後的連載小說,吸引了不少讀者的目光,很多人都在詢問下一期的內容呢。”
楊開微微點頭,臉上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心裡想著前期對內容的精心策劃沒有白費。
李錢來繼續說道:“不過,東邊的便民零售點就不太樂觀了。畢竟我們今日時報是新報紙,今天才第一天上架,那裡的顧客還是更傾向於購買其他的老報紙,到便民零售點詢問我們報紙的顧客寥寥無幾。”
楊開皺了皺眉頭,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思考著應對之策。
李錢來接著說:“但是,西邊的興旺零售點傳來了好消息,他們的報紙已經賣完了,老板還讓我們再送一些過去。那裡的顧客對新鮮事物比較感興趣,看了我們的報紙後覺得不錯,所以銷售得很快。”
說完這些,李錢來停頓了一下,然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楊先生,我覺得我們應該加大西邊那種銷售不佳區域的宣傳力度。可以在零售點附近發放一些小傳單,簡單介紹我們報紙的特色內容。還有,我們可以針對那些對連載小說感興趣的讀者,在報紙上推出一些互動活動,比如猜劇情贏獎品之類的,這樣可以增加讀者的粘性。”
正在李錢來彙報時,楊文也風塵仆仆地進入辦公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楊開看到楊文進來,說道:“回來了,趕緊坐下休息一會,聽一聽零售點報紙的銷售情況。。”
楊文點了點頭,找了個位置坐下。
李錢來繼續說道:“另外,我們的送報人員和零售點老板的關係也很重要。我們可以給零售點老板一些小激勵,讓他們更主動地推銷我們的報紙。比如,根據他們的銷售業績給予一定的提成或者獎勵一些小禮品。”
李錢來彙報完後,楊開微微點了點頭,然後轉頭看向楊文,眼神裡帶著期許:“楊經理,你說一說報童這邊的售賣情況。”
楊文清了清嗓子,坐直了身子開始說道:“楊先生,報童這邊的情況也是好壞參半。我們選取的幾個主要售賣點的報童反饋回來的消息顯示,在學校附近的報童小輝,他的售賣情況還不錯。因為學校周邊有很多送孩子上學的家長,他經過時會購買報紙。
小輝說,咱們的今日時報因為內容比較適合大眾閱讀,像時事新聞、生活小常識以及有趣的連載小說這些板塊都很受歡迎,所以他那邊的銷量比較可觀。”
楊開聽著,嘴角微微上揚,似乎看到了一絲希望。
楊文繼續說道:“但是,在一些商業街的報童,比如小誌,他就遇到了不少困難。商業街人流量雖然大,但是大家都腳步匆匆,對報紙的關注度不高。小誌說,他一天下來能賣出去的報紙數量很有限,而且大多數是老年人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