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恍然大悟,“這可真是一種充滿智慧的外交策略啊。”
楊開的眼神變得有些悠遠,仿佛回到了那個艱苦卻充滿希望的年代,“你想啊,當時咱們國家剛成立,在國際上很多國家都虎視眈眈的。
如果能讓一些國家保持中立,甚至成為咱們的朋友,那對咱們的發展是多麼有利的事情。
那些墨人部落國家雖然窮,但在國際事務中也有他們的作用。”
“那當時的援助具體都有哪些方麵呢?”楊文好奇地問道。
“那可多了。”楊開興致勃勃地說,“在物資上,咱們會給他們送去糧食、衣物等生活必需品。
我聽說在一個叫索瑪部落的地方,那裡的人們連基本的溫飽都難以保證。咱們的援助物資一到,那些部落的民眾就像看到了救命稻草一樣。
還有技術援助,咱們派遣技術人員去教他們一些簡單的農業技術和手工藝技術。
像在拉卡部落,以前他們種的莊稼產量極低,咱們的技術人員去了之後,教他們改良土壤、選用良種,後來他們的糧食產量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楊文聽得入神,“咱們國家當時可真是不容易啊,自己還在艱難發展,卻能有這樣的胸懷去援助他人。”
楊開深有感觸地說:“是啊,這就是咱們國家的格局。這種援助也不是毫無回報的。
隨著咱們國家慢慢發展起來,那些曾經接受過援助的國家,有些也開始和咱們在貿易、文化等方麵展開合作。
這就是一種良性的循環。”
楊開輕輕歎了口氣,緩了緩後接著對楊文說:“文哥,隨著改革開放,內地的經濟發展是越來越好了,對墨人國家的援助也變得越來越多。”
楊文專注地聽著,點了點頭,“這也是咱們國家發展起來後,大國擔當的體現吧。”
楊開端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潤了潤喉嚨,“就拿教育方麵來說吧。每年內地都會有數億資金用來資助那些想來內地留學的各國學生呢。
那高額的獎學金,文哥,你是沒看到,的確吸引了許多學生前來。”
楊文挑了挑眉毛,“這聽起來是個很不錯的政策啊,既能夠幫助其他國家的學生,也能促進文化交流之類的。”
“是啊,文哥,內地這項政策的初衷確實是好的。”楊開放下水杯,眼神中帶著一絲無奈,“咱們想著幫那些落後的墨人國家培養人才,這樣就能加強雙方的合作。
而且啊,在這個過程中也能培養出一些親近內地的人才,對雙方在各個領域的交流和發展都有好處。”
楊文讚同地說:“這是很有遠見的想法啊。”
楊開皺起了眉頭,聲音變得有些低沉,“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項政策不知道怎麼就變味了。”
楊文一臉疑惑,“變味了?怎麼說呢?”
楊開有些氣憤地說:“文哥,你不知道,現在一些學校為了拿到那筆補貼,根本不管墨人等留學生的質量了。
他們為了吸引更多的留學生,降低入學標準,就這麼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劣質學生。”
楊文瞪大了眼睛,“這怎麼行呢?這不是違背了政策的初衷嗎?”
楊開無奈地搖搖頭,“可不是嘛。我聽說有個學校,本來對留學生的語言要求是達到一定的等級,可是現在呢,隻要能簡單說幾句就可以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