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都大殿外。
八百虎賁持戟立於丹墀兩側,玄甲上映照著天光,看起來無比的威嚴肅穆。
殿外一水兒的玄、紺、皂三色鋪開,井然有序,秩序分明。
玄色最少,排於最前。
紺色列於中間,數量比玄色要多,但又比皂色少上一些。
顏色最多的,還是皂色。
密密麻麻的大臣們立於殿外,靜靜的等著朝會開始。
三辭三讓的流程已經走完了,待到今日的流程走完,天下非劉姓不可王的鐵律便會被打破,曹操將會成為這大漢天下的第一個異姓王。
大殿的朱紅色門扉被太監們合力拉開,眾人再次拾階而上,一步步地,按照順序魚貫而入。
此時的許都,已經沒了什麼所謂的天子派係,就算有,也都是隻手可滅,翻不起什麼風浪來。
最多,就是某些老臣心裡罵罵咧咧,但臉上依舊要笑嘻嘻。
再說句不好聽的,天子都特麼早被唐顯捏碎了腦袋,還有個雞毛的天子之說?
殿內。
大殿內以黑檀為柱,白玉為階,藻井繪二十八星宿。
“漢獻帝劉協”端坐鎏金禦案後,十二旒冕的玉珠條條垂落,遮蓋住了似有喜色的天子臉龐。左側侍禦史手捧紫檀木匣,內置魏王璽綬;右側尚書令按劍而立,掃視群臣。
曹操著玄色袞冕登場,冕旒乃赤玉十二串,與天子同製。
沒辦法,明擺著的。
袞服繡山、龍、華蟲等九章紋,腰佩屬鏤劍,踏過織金朱雀毯時,殿角編鐘驟響,黃門侍郎高喝:“魏公曹操,功蓋寰宇,進位魏王——”
殿內絕大部分臣子麵帶笑色,望著白玉階前那一襲玄色身影。
今日,便是他們老大的收獲之日,而今日之後,便是他們一群人的狂歡之刻!
待到遷都鄴城,自然有曹操為百官封賞!
至於這許都還能留下幾人?嗬嗬,誰知道呢?
黃門侍郎的聲音落地,九名赤膊力士抬入九錫禮器,每過一檻則鼓樂齊鳴。
當真儀式感足足的,若是後世的‘小仙女們’見了,怕是都能眼冒金星。
這不就是她們喜歡的儀式感麼?
呸!什麼他娘的儀式感,你有錢,放個屁都是儀式感!
不好意思,作者菌魯莽了,咱們書歸正傳,咳咳。)
一應流程走過,曹老板終將那魏王璽綬納入懷中。
無人反駁。
反駁?有本事你拿出跟當今曹孟德一樣的戰績出來?
平定北方,掃滅烏桓,滅國高句麗。
誰若能完成此三件事,這再封一王也不是什麼大事兒,對不對?
禦史大夫展開五色詔書,聲震殿宇:
製詔丞相曹操:
朕聞《書》雲“天命有德”,《易》稱“聖人養賢”。
惟君稟河嶽之靈,承伊霍之烈,夷凶剪暴,匡朕於顛墜之間。
昔董卓亂常,群凶塞路,君提劍雷動,芟夷鯨鯢:破黃巾,斬呂布,摧袁紹於官渡,毀袁術於鄴城。
梟蹋頓於幽州,滅烏桓之一族。
更開疆拓土,國滅高句麗!
九服崩離之秋,重安社稷;八荒板蕩之際,再定乾坤。
今稽古典,允協人神。
昔周公有夾輔之勳,漢藩有磐石之固。今以冀州之河東、河內等十郡,封君為魏王。
賜茲青土,苴以白茅,永綏厥位,以藩漢室。
加君九錫,開國承家,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讚拜不名。
魏國置丞相以下群卿百官,皆如漢初諸侯王之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