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那就甩開手腳乾一番就是了!
再說了,就算輸了能咋地?他一個以民為本的傳教頭子還能被人砍了不成?
他奶奶的劉璋都不怕,他慫個雞毛啊!
“江水這條線,必然為曹賊所用,某之漢中全力防備此處!”
“張公明鑒!”
“曹賊定然還有其他陰壞計策,交給某之主公,那秦隴三道,我等來守!”
“公瑾人可夠?若是不足,我漢中也可提供些許幫助的。”
“張公放心,先去成都借人嘛,哈哈!”
“公瑾聰明,啊哈哈哈哈!”
二人笑的跟偷雞的狐狸似的,當然,他們猜測的路線倒是沒得問題,隻不過,曹軍這次還有更為驚險的路線。
儻駱道,還有空降陰平,說真的,周瑜現在想都沒想過。
因為曹操勢大,根本沒必要兵行險著。
沒錯,一開始的曹老板也是這麼認為的,但,兵者,詭道也。
你篤定我不會乾的,我偏偏乾;你篤定我會乾的,我也乾。
你篤定我必然會做的,我偏偏不做;你篤定我必然不會做的,我真乾。
反正,主打一個讓敵人猜不準,拿不住,拎不清就對了。
當然了,這需要一定的硬本事,比如那瘋批潘璋,比如那開掛唐顯。
老話說得好,沒有三兩三,誰敢上梁山?!
但凡是敢的,絕大部分人手裡都捏著大招呢!
真有沒捏的?那就死唄,哈!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嘛。
都是在亂世混的,誰還沒個死的時候?當年強如呂布,不也是早早的做好了這等打算?
——
且不提周瑜在為了益州奔波勞碌,聯絡盟友以為抗曹,曹操大軍,也在周瑜自那南鄭返回之日,逼進了武當。
武當,乃漢水漕運關鍵之地,南通襄陽,北抵上庸。
而這上庸,便是在益州漢中郡境內。
若以此扼住上庸,還可通過張鬆所獻益州地形圖,經過陸路秘境,經房陵,通往漢中。
這也是為何曹操會帶著多餘的文武一起走水路直奔漢中的原因之一。
他們熟知益州地形,人越多,屆時越好規劃兵力。
至於兵力是否足夠?哈,益州的這三位諸侯的常備兵力加起來,都不如曹操此次西討益州的兵力多多少呢!
且,扼守住上庸此地,便可為曹操西進益州橋頭堡!
橋頭堡的作用毋庸置疑,進可攻,退可守,乃上上之地也!
其控製漢江曲流凸岸,戰船順流半日抵南陽盆地,逆流兩日達上庸(今竹山),為漢中最速東出兵道,也是最速的糧秣運轉之途徑。
山澗可藏兵匿械,漢水可運卒通糧。
此處,絕對為關鍵之地。
漢水之上,曹字大纛迎風招展,二三樓船,十數艨艟列隊逆行上庸。
殺機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