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月色正好,不如就此定下誅滅四夷的行動人選?”
曹老板一個鯉魚打..挺著肚子從躺椅上爬起來,臉上看出不絲毫的尷尬。
嗯,鯉魚打挺沒能挺起來,就蠻尷尬的。
“南方山越部族交給孫策周瑜,南方水係發達,那些山越遺民若是想跑還是很麻煩的,不如交給孫策周瑜,以他們二人的本事,來收拾老敵人還是簡簡單單的。”
“之後,再安排興霸,公達,有此四人,率軍三到五萬應當沒得問題。”
“妥,就這麼安排,興霸擅長水戰,公達擅奇策,用來對付這些山越遺民,嗬,算是夠給他們麵子了!”
曹操輕笑兩聲,如此陣容,他不覺得山越遺民能掀起什麼浪花來!
至於不管不顧那群山越遺民?嗬嗬,江東乃是最為富庶的地段兒之一,能給未來大魏帶來的財政收入甚至堪比一州,兩州,乃至三州!
怎能不管不顧?
山越是什麼?
山越作為廣泛分布於江東腹地山區(今蘇南、皖南、浙江、江西、福建等地)的龐大山地族群,是掣肘江東發展的重要一環。
“山越”並非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單一民族,而是漢人對當時居住在江南山地、尚未被完全納入郡縣管理體係或時常反抗統治的土著族群的總稱。他們主要是古代百越(如揚越、閩越、甌越等)的後裔,在長期與漢人接觸的過程中,也融合了部分因戰亂或逃避賦役而遁入山林的漢人。
山越以部落或宗族(稱為“宗部”)為單位聚居。社會結構相對鬆散,但以宗帥(或稱“宗賊”、“大帥”)為核心形成強有力的地方勢力。這些宗帥往往是地方豪強或部落首領,擁有自己的武裝(“宗兵”或“部曲”),控製著特定的山穀或區域。
山越部落大多不服從或半服從於東漢郡縣官府的管理。他們居住在深山險阻之處,築有堅固的寨堡(稱為“山砦”或“保”),形成了事實上的自治區域。官府政令難達,賦稅徭役難以征收。
由於生存環境和長期與官府對抗,山越民風彪悍,極其勇猛善戰,其熟悉山地地形,擅長山地遊擊、伏擊戰。
本身是極為優質的兵源,但難以馴化。
幸好,這次曹魏的目的也不是馴化,而是滅絕。
為什麼?
不僅僅有上述的原因,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他們啊,喜歡客串成為水匪......打劫來往商戶。
試問,一個馬上奪取天下的帝王,會允許如此的毒瘤繼續攀附在新的國家政權身上麼?
不可能!
那絕對不可能!
所以,山越必須死。
“西域之行便交給顯,還有文和,再擇取兩員武將就行了。”
“不行,某給你配四個!完事再給你找個謀士,一路上路途遙遠,人多力量大!”
沒成想,曹老板根本沒給唐老爺繼續開口的機會,一意孤行,簡簡單單的定了下來。
“求臻你,還有文和,再帶上元直,他擅長軍陣,還是很不錯的。”
“武將某給你安排元讓,子和,文則,公明,攜虎豹騎,驍果軍前往西域!”
唐老爺扯扯嘴角,他,賈詡,徐庶,夏侯惇,曹純,徐晃,於禁,加上騎兵虎豹騎,步軍驍果軍......
嗬嗬,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唐求臻要去打西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