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傀儡天子的困局突圍:劉祜治下的東漢亂局與仁政微光_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 > 第102章 傀儡天子的困局突圍:劉祜治下的東漢亂局與仁政微光

第102章 傀儡天子的困局突圍:劉祜治下的東漢亂局與仁政微光(1 / 1)

永初四年的洛陽冬,積雪壓彎了南宮的飛簷。漢安帝劉祜盯著三公呈遞的“入錢穀拜官”奏疏,筆尖在“關內侯價千萬錢”處劃出深深的墨痕。窗外傳來太學生的朗朗書聲,他突然想起父親清河王曾說“賣官鬻爵如飲鴆止渴”,卻不得不蓋上禦璽——鄧太後的朱批早已落在奏疏首頁:“國用不足,暫行權宜”。

三公的奏疏像一張價目表,將官爵明碼標價:虎賁羽林郎三百萬錢,五大夫五十萬錢,甚至連緹騎、營士都有定價。劉祜看著這些數字,想起去年並州大饑,人相食的慘狀,而此刻太府寺的金庫裡,堆滿了富商豪強的捐糧。他對司徒夏勤說:“朕寧願打開上林苑讓百姓耕種,也不願賣官壞了選賢之路。”但鄧太後的詔書隨即下達:“墾辟苑囿與入錢補官並行不悖”,將他的勸諫化作泡影。

廣成苑的開墾令發布那日,劉祜偷偷微服前往。隻見昔日皇家獵苑裡,貧民們扛著官府發的鐵犁,在荊棘中開墾。一個老農用樹枝在地上畫著:“每畝交三鬥租,比租種豪強的田少一半。”劉祜剛要開口,隨行的中常侍低聲提醒:“太後派了監工,凡敢議論朝政者,以妖言罪論處。”他默默轉身,衣擺掃過叢生的野草,仿佛掃過自己無力改變的現實。

先零羌的叛亂像久治不愈的膿瘡,吞噬著國庫。騎都尉任仁戰敗下獄的消息傳來時,劉祜正在查看涼州地圖。鄧騭的大將軍幕府送來緊急軍報,索要五百萬錢犒賞三軍,而司農卿卻奏報“倉廩僅存三月糧”。他想起護羌校尉侯霸的密奏:“羌人所恃,不過漢家鐵器與鹽巴,若斷其貿易,可不戰自降。”然而鄧太後卻采納鄧騭的“以戰養戰”策略,繼續征兵征糧,將並州、涼州變成人間地獄。

最讓劉祜心驚的是“徙郡避羌”的決定。隴西、安定等郡百姓扶老攜幼遷徙,沿途餓殍枕藉。他在詔書中加入“賜遷徙者每戶耕牛一頭”,卻被鄧騭改為“牛隻暫借,三年後歸還”。當他質問鄧騭,得到的卻是:“陛下但知仁政,不知兵事,羌賊未滅,安能耗散國力?”

永初五年的夏天,蝗蟲遮天蔽日,連洛陽的宮牆都被染成土黃色。劉祜站在德陽殿露台,看著太官署送來的膳食——粟米粥裡摻著麥麩,這已是減俸後的標準。他想起去年的詔書中“種宿麥蔬食,務儘地力”,可各州郡報來的墾田數,竟比受災麵積還多。尚書令陳忠私下透露:“郡守們怕擔責,竟將蝗災說成‘蝗不入境’,將餓死的百姓報成‘流民自散’。”

十二月的地震,震塌了長安的杜陵陵園。劉祜冒雨前往祭祀,見守陵人在廢墟中哭泣,當場脫下禦服賞賜。回宮後卻收到鄧太後的責備:“天子服飾代表國威,豈可輕賜庶人?”他望著案頭的罪己詔,終究沒敢寫上“外戚專權,天怒人怨”,隻敢含糊其辭:“朕統理失中,致災異蜂起。”

當零陵、桂陽的租米運抵洛陽,劉祜堅持要親自查驗。打開糧車,卻發現底層全是摻雜的秕穀,上層才鋪著精米。他怒斬監糧官,卻被鄧太後說成“苛責小吏,動搖軍心”。更讓他無奈的是,這些本應用於賑濟南陽饑民的糧食,竟被鄧氏族人截留一半,轉運到河北的私田。

他試圖建立“常平倉”製度,卻因“費用浩大”被駁回;想推行“區種法”提高產量,卻因“變更祖製”不了了之。在東觀校勘典籍時,他看到文帝“弛山澤之禁”的記載,偷偷下詔開放皇家林苑,卻在詔書發布前被鄧太後改為“限貧民每月采薪三日”。

永初四年的東觀,成了劉祜的“世外桃源”。他任命劉珍主持校定經典,將《五經》脫誤處一一校正,特彆在《尚書》“德惟善政”處批注:“今之善政,在止征伐、薄賦役”。當發現《孟子》中有“民為貴”的章節被竇氏刪改,他堅持恢複原文,並將此書頒賜郡國學校。太學生們發現,新刻的經籍裡,多了許多“仁政”“民本”的批注,卻不知這是天子在珠簾後偷偷寫下的治國理想。

他還支持編寫《東觀漢記》,特彆叮囑史官:“如實記載和帝朝班超事跡,勿誇飾外戚功勳。”當鄧太後想為鄧騭立傳,他巧妙以“功過待後世評說”為由,拖延不辦。這些細微的反抗,像石縫中生長的野草,雖不顯眼,卻堅韌不屈。

新野君陰氏薨逝時,劉祜正在審理“妖言案”。那些因災異議論朝政而被徙邊的百姓,在他的堅持下得以歸鄉。他親自過問洛陽寺獄,釋放了二十餘名被冤枉的“盜賊”,並在詔書中強調:“鞫獄必察情實,毋刑訊逼供。”當看到囚徒們跪謝時,他突然想起《周禮》中的“三宥之法”,卻不敢奢望能真正推行。

最讓他欣慰的是“允許大臣行三年喪”的詔令。當太尉李修丁憂去職,他借機提拔寒門士子司馬苞為太尉,試圖打破外戚壟斷三公的局麵。雖然司馬苞很快薨逝,但這短暫的努力,讓朝堂上多了幾個不依附鄧氏的聲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元初二年的春天,劉祜批準修理西門豹渠,這是他為數不多能自主決定的政令。當漳水支渠竣工,他收到魏郡百姓的畫像,畫中自己與西門豹並列。鄧太後對此嗤之以鼻:“渠成不過溉田萬畝,何足掛齒?”但他知道,這萬畝良田,能讓thousands的百姓免於饑荒。

在蜀郡,他支持將青衣道夷的歸附地設為屬國,允許保留習俗,互市通商。當夷人首領帶著犀牛、大象進貢,他特意交代:“回贈鐵器時,多給些犁鏵,少些金帛。”這些務實的決策,像暗夜中的螢火,照亮了東漢邊疆的角落。

先零羌滇零死後,劉祜試圖改變一味征伐的策略。他暗中支持任尚“招撫流亡羌人”,在北地設立“歸義羌侯府”,賜給土地和種子。雖然鄧騭嘲笑這是“婦人之仁”,但當看到歸降的羌人在湟水畔屯田,他知道,這比斬殺多少羌人都更有意義。

他還默許護羌校尉馬賢翻譯羌人典籍,將《羌笛曲》錄入樂府。當羌笛之聲在洛陽宮廷響起,那些曾被視為“蠻夷”的曲調,漸漸成為漢羌共賞的音律。這種文化融合的努力,雖無法扭轉大局,卻為漢羌關係留下了一絲溫情。

當元初四年的春風吹過洛陽,劉祜站在德陽殿,看著鄧太後日益蒼老的身影。他知道,自己仍是那個被垂簾的天子,但在無數次的挫折中,他學會了在縫隙中推行仁政:赦免“妖言罪”囚徒,減輕災區賦稅,支持邊疆互市,校定經典文本。這些舉措,雖未能扭轉東漢的頹勢,卻在曆史的長河中,留下了一個傀儡天子的掙紮與堅持。

喜歡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請大家收藏:()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救贖係統:開局魔術夾魔法 左右心室 我在末世活下去 死遁後師弟他過分粘人 上交係統帶飛祖國,全家哭求原諒 被搶人生,真千金被頂級豪門寵瘋 直播整活!全內娛爭著給我封口費 我有小姨管後院,你們有嗎 我靠演戲在驚悚世界求生 讓你相親警花,你逮通緝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