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隱忍與權謀:司馬懿的逆襲之路_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 > 第179章 隱忍與權謀:司馬懿的逆襲之路

第179章 隱忍與權謀:司馬懿的逆襲之路(1 / 1)

東漢末年,河內溫縣的孝敬裡有座三進院落,青瓦白牆下,十五歲的司馬懿常獨自坐在廊下,對著竹簡上的《孫子兵法》出神。他的祖父司馬儁曾為潁川太守,父親司馬防官至京兆尹,這樣的官宦世家,本該讓他安心讀書入仕,可窗外的世道卻像打翻的墨硯——黃巾起義、董卓亂京、諸侯割據,天下分崩離析的畫卷在他眼前徐徐展開。

某夜暴雨如注,司馬懿合卷望向天際,見北鬥歪斜,心下一驚。父親司馬防恰好路過,見兒子凝視星空,便問:“吾兒觀星何為?”少年正色道:“紫微垣暗,天市亂流,此天下將亂之兆也。”司馬防心中暗驚,卻不動聲色:“亂世之中,當以何為?”司馬懿低頭撫過案頭的《尚書》:“昔伊尹耕於有莘,呂望釣於渭水,皆待明主而興。兒雖不才,願效前賢。”

建安六年201年),郡裡推舉司馬懿為上計掾,這是他第一次踏入官場。此時曹操已迎漢獻帝至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聽聞司馬懿之名,便發下征辟令。二十三歲的司馬懿卻做出驚人之舉——稱患風痹,臥床不起。

曹操不信,派密探夜入司馬府。月光透過窗欞,照在司馬懿僵直的身軀上,密探的刀尖幾乎抵住他咽喉,他卻屏息凝氣,眼睫不動分毫。直到密探離去,他才長出一口氣,背後冷汗已浸透中衣。弟弟司馬孚擔憂道:“兄長為何拒曹?”他凝視窗外搖曳的燭火:“漢室將傾,曹氏雖強,然觀孟德之性,多疑而好殺,此時投身,必為所製。”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再次征辟司馬懿,且明令使者:“若複盤桓,便收之。”司馬懿坐在書房,望著案頭曹操的手令,筆尖在竹簡上刻下深深的痕跡。此時的曹操已基本統一北方,成為最強大的諸侯,再無躲避的可能。他長歎一聲,對司馬孚說:“今日出山,非為曹氏,為天下蒼生耳。”

初入丞相府,司馬懿被任命為文學掾,與太子曹丕相識。曹丕常邀他談論兵法,一日問:“若身處亂世,當如何自處?”司馬懿凝視曹丕眼中的野心,緩緩道:“夫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昔薑子牙八十遇文王,管仲囚車見桓公,皆因時也。今明公居儲君之位,當廣納賢才,收攬人心。”曹丕擊掌稱善,從此引為心腹。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討張魯,司馬懿隨軍入漢中。望著層巒疊嶂的蜀地,他向曹操進言:“劉備以詐力取劉璋,蜀人未附,若趁此進兵,益州可定。”曹操卻笑道:“人苦無足,既得隴右,複欲得蜀乎?”一句話堵回了他的建議。司馬懿退而對曹丕說:“主公有雄才而無遠誌,此天賜良機,可惜矣。”

但他並未氣餒,轉而將精力投入屯田事務。當時天下戰亂,百姓流離,軍隊糧草供應困難。司馬懿提出“且耕且守”之策,在許昌周邊推行屯田製,組織士兵和流民開墾荒地,興修水利。他親自到田間視察,指導農民改進耕種技術。數年之間,許昌周圍“農官兵田,雞犬之聲,阡陌相屬”,糧倉漸漸充實,曹操征伐四方,糧草無後顧之憂。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曹操嚇得想遷都河北。司馬懿卻冷靜分析:“於禁等為水所沒,非戰之罪,遷都則示敵以弱。孫權與劉備外親內疏,關羽得誌,權必不願。可喻權攻其後,樊圍自解。”曹操依計而行,果然孫權派呂蒙白衣渡江,襲取荊州,關羽敗亡。

此戰後,曹操對司馬懿的才能既欣賞又忌憚。某日,他單獨召見司馬懿,突然說:“有人言卿有狼顧之相,可反顧否?”司馬懿心中一驚,卻麵不改色,緩緩轉身,隻見他肩不動,頭竟能向後直視,形如狼顧。曹操表麵大笑,心中卻記下一筆。此後,司馬懿行事更加謹慎,每日“勤於吏職,夜以忘寢”,甚至親自處理馬料事務,讓曹操漸漸放下戒心。

曹丕被立為太子後,司馬懿與陳群、吳質、朱鑠並稱為“四友”,成為曹丕的核心幕僚。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逝於洛陽,朝野震動。司馬懿臨危不亂,親自部署喪事,“內外肅然”,將曹操靈柩順利送回鄴城。曹丕即位後,封他為河津亭侯,遷丞相長史。

此時的司馬懿,已從初入官場的青澀書生,成長為深諳權謀的政治老手。他清楚,在曹氏父子的猜忌下,唯有緊緊依附曹丕,才能生存發展。他為曹丕製定“新政”,改革選官製度,推行“九品中正製”,既拉攏了士族,又加強了中央集權,曹丕對他愈發倚重。

黃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重,召司馬懿、曹真、陳群等大臣至崇華殿,拉著司馬懿的手說:“吾疾甚,以後事屬君,君其與曹真、陳群共輔太子。”又對太子曹叡說:“有間此三公者,慎勿疑之。”司馬懿跪地叩頭,眼中泛起淚光——這是他多年隱忍的成果,終於成為托孤重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曹叡即位後,司馬懿被封為舞陽侯,督荊豫二州軍事,駐守宛城。此時,蜀漢降將孟達在新城叛亂,暗通諸葛亮。司馬懿深知孟達反複無常,卻先以書信穩住他:“將軍昔棄劉備,托身國家,國家委將軍以疆埸之任,可謂心貫白日。”孟達得信大喜,猶豫不決。司馬懿卻暗中率軍,“倍道兼行,八日到其城下”。孟達驚呼:“吾舉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最終城破被殺,司馬懿一戰成名。

太和四年230年),司馬懿升任大將軍,與曹真分兵伐蜀。他率軍從西城斫山開道,水陸並進,直抵朐灐?上в齟笥輳軍糧運輸困難,被迫班師。但真正的較量,是在兩年後諸葛亮北伐之時。

青龍二年234年),諸葛亮率十萬大軍出斜穀,屯兵五丈原。司馬懿率軍渡過渭水,背水為壘,對諸將說:“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果然,諸葛亮屯兵五丈原,試圖“斷隴右之麥”以充軍糧。司馬懿卻下令“卷甲晨夜赴之”,嚇得諸葛亮“望塵而遁”。

兩軍對峙百日,諸葛亮多次挑戰,甚至送他“巾幗婦人之飾”,想激怒他出戰。司馬懿心中大怒,卻麵不改色,反而問諸葛亮使者:“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幾米?”得知諸葛亮“二十罰已上皆自省覽,食不過數升”,他私下對司馬昭說:“亮將死矣。”果然,不久諸葛亮病逝,蜀軍撤退。司馬懿追擊至赤岸,見蜀軍“遺其圖書、糧穀甚眾”,長歎:“天下奇才也!”

景初二年238年),遼東太守公孫淵叛亂,自稱燕王。曹叡召司馬懿問計:“往還幾時?”他胸有成竹:“往百日,還百日,攻百日,以六十日為休息,一年足矣。”率軍抵達遼東後,公孫淵派重兵駐守遼隧,堅壁清野。司馬懿卻“泛舟潛濟以出其北,與賊營相逼,沈舟焚梁,傍遼水作長圍,棄賊而向襄平”。

當時恰逢暴雨,平地水深數尺,魏軍將士恐慌,請求移營。司馬懿下令:“敢有言徙者斬!”都督令史張靜犯令,立即處斬,軍心始定。待雨停後,他“起土山地道,楯櫓鉤橦,發矢石雨下,晝夜攻之”。城破之日,他下令“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千餘人皆殺之,以為京觀”,又將公孫淵麾下公卿以下兩千餘人誅滅。此役之後,遼東納入曹魏版圖,司馬懿的鐵血手段震驚天下。

正始十年249年),這是司馬懿生命中最重要的轉折點。曹叡去世後,幼主曹芳即位,大將軍曹爽專擅朝政,將郭太後遷到永寧宮,獨攬兵權,任用何晏、鄧颺等親信,排擠司馬懿等老臣。司馬懿表麵稱病不朝,暗中卻與兒子司馬師、司馬昭密謀。

他的裝病堪稱一絕。河南尹李勝來探病,見他“使兩婢侍,持衣衣落,指口言渴,婢進粥,帝不持杯飲,粥皆流出沾胸”,說話也顛三倒四:“年老枕疾,死在旦夕。君當屈並州,並州近胡,善為之備。”李勝回去告訴曹爽:“司馬公屍居餘氣,形神已離,不足慮矣。”曹爽果然放鬆警惕,帶著皇帝去高平陵祭拜。

正月甲午日,洛陽城還籠罩在晨霧中,司馬懿突然從病床上起身,眼中閃過精光。他早已暗中豢養“死士三千”,此時一聲令下,司馬師率部控製司馬門,司馬昭鎮守武庫,他自己則率太尉蔣濟等大臣,列陣於洛水浮橋,向太後上奏曹爽罪狀:“背棄顧命,敗亂國典,內則僭擬,外專威權。”

曹爽接到奏報,嚇得魂飛魄散,帶著皇帝躲在伊水南,伐木為鹿角,征發屯田兵數千人自守。大司農桓範勸他“奉天子幸許昌,移檄征天下兵”,曹爽卻猶豫不決:“司馬公正當欲奪吾權耳。吾得以侯還第,不失為富家翁。”桓範大哭:“坐卿!滅吾族矣!”

曹爽最終投降,交出兵權,回到府邸。司馬懿卻沒有給他做“富家翁”的機會。三天後,有司彈劾黃門張當,供出曹爽與何晏等“圖危社稷”,司馬懿立即收捕曹爽兄弟及其黨羽,“夷三族,男女無少長,姑姊妹女子之適人者皆殺之”。連曾為曹爽出謀劃策的桓範,也被滅族。此役之後,司馬懿徹底掌握曹魏政權,成為實際上的“太上皇”。他的隱忍終於迎來爆發,多年來的猜忌、委屈、權謀,在這一刻化作滔天巨浪,將曹爽集團徹底吞沒。

從建安六年裝病拒曹,到正始十年裝病奪權,司馬懿將“隱忍”二字做到了極致。他像一條潛伏在深淵中的巨鱷,耐心等待獵物露出破綻。在曹操麾下,他“勤於吏職,夜以忘寢”,讓多疑的曹操放下戒心;在曹爽專權時,他“詐疾篤,使兩婢侍”,成功麻痹對手。這種隱忍,不是懦弱,而是一種極致的權謀——用時間換取空間,用屈辱換取機會。

司馬懿的一生充滿矛盾。他為曹魏政權東征西討,平定遼東、抵禦蜀漢,屯田積穀,穩定邊疆,是當之無愧的功臣;但他發動高平陵之變,誅殺曹爽,獨攬大權,又被視為權臣篡位的開端。晉明帝司馬紹曾問王導:“前世所以得天下?”王導講述司馬懿創業之始及司馬昭弑君等事,明帝羞愧地以麵覆床:“若如公言,晉祚複安得長遠!”

司馬懿死後,子孫建立西晉,統一天下,卻迅速陷入“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中原大地再次陷入血泊。這或許是曆史對權謀家的一種吊詭——他用隱忍和權謀為子孫鋪就帝王路,卻沒料到,失去了道德根基的王朝,終究是空中樓閣。

站在首陽山的司馬懿墓前,看著“不墳不樹”的簡樸墓地,很難想象這裡埋葬著一位改變曆史走向的人物。他的一生,是一部精彩絕倫的權謀教科書,也是一曲充滿爭議的時代悲歌。正如《明朝那些事兒》中所說:“曆史最大的教訓,就是人們從不吸取教訓。”司馬懿的故事,留給後人的,是對隱忍與權謀的深刻思考,更是對權力與道德的永恒追問。

在三國的舞台上,司馬懿或許不是最耀眼的主角,但他卻是笑到最後的那個人。他用一生詮釋了一個真理:在絕對的隱忍和耐心麵前,再強大的對手,也終將露出破綻。而時機的把握,永遠隻屬於那些既能低頭拉車,又能抬頭看路的人。這,或許就是司馬懿逆襲之路的終極密碼。

喜歡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請大家收藏:()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不能練武:我隻能修仙了 電子女友?神豪開局打造無敵女帝 人在西遊,妖族教父 70年代:一元秒殺開始完美人生 說好替嫁又反悔,她畫畫收拾渣渣 超級大學生修仙 茶陵神秘客家往事 人間正道:將軍夢從救解語石開始 戈壁與槐花的戀曲 全網唾棄後,我蹭天後前女友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