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麵最主要的,便是一座占地麵積極大的海洋研究所。
研究所中,有華夏的科學家,有神話三國本土的科學家,也有大明的科學家。
見到段塵,他們並沒有一下子認出來,隻是忙著自己的事情。
其本質上的研究很粗暴,一方麵是對於能力的轉換,另一方麵就是對飛舟的材料製造,還有其和遼東士兵的適配程度。
仔細的看了一遍,看似簡單的邏輯,實則牽扯到了不同體係的相互交融,內部的研究很是複雜。
段塵隻是等候,在研究院來回看看,直到研發人員休息,才前去攀談。
一張桌子上,很難得的有遼東人,華夏人,大明人,這也就說明,他們能夠將三種甚至多種不同體係相互討論。
“如今的本土化進度如何呢?”
段塵也不客套,先是提出疑問。
遼東人李科說道:
“當前最主要的便是尋找適合的材料,來建造靈石製造器,大明的材料放到神話三國還是太過於薄弱,雖然其能夠正常製造靈石,靈石電池)也能充當能源,但轉換效率太低了。”
李科作為遼東最早的一批科研人員,本身是世家的工匠,後來經過去華夏的留學,加之自己的研發,掌控了過硬的能力。
於是到了現在,也便能承接到這種大項目。
其對於技術的講解非常專業,段塵大概能夠聽明白。
當然他也不是科學家,肯定研究不出來,隻是作為工業化社會的人,天生對於這種工業更為好奇,於是接著問道:
“靈石這種能源,對於大明來說能夠發展工業,那放到神話三國和華夏,其使用的效率如何呢?”
這一點是他很關心的,華夏的科技能夠為神話三國帶來一次生產力飛躍,那大明的科技如果傳入神話三國,是不是也是這樣呢?
如此一來,他對於大明的重視力度還要加大了。
最先回答的是華夏科學家王夢江,作為最前沿接觸大明科技的華夏科學家,他是很有發言權的:
“大明的科技,本質上還是一種對於靈力的再運用,相比於常規的秘境,他們選擇了借助外物,也就是靈石,從而驅動裝甲和各種工業生產設備。”
“其本質上,實則是一次對於靈力動力革命的探索。”
王夢江總結的很精辟,工業發展需要動能,從蒸汽時代到電氣時代,本質上雖然都是燒開水,但能源確實得到了某種變化。
再到華夏如今的核能時代,其能源的運用和能源量更強了。
段塵詢問:
“藍星靈氣複蘇,如果華夏能夠接入這種科技,我們對於靈氣的運用至少能少發展10年甚至幾十年。”
早先無法使用大明科技,是因為藍星還沒有開始靈氣複蘇,現在華夏已經開始靈氣複蘇,那這種科技的接入也是可以的。
王夢江同樣向往,但他思考的問題卻很現實:
“華夏能夠接入大明科技,但卻隻能是有限接入,其一主要是靈力濃度的現在,華夏放開鎮國區限製之後,會逐漸達到精英級巔峰水平,但卻與大明的高階史詩級有所差距。”
“其二,華夏工業與大明工業具有很強大的相似性,因而就會出現,大明工業的增幅與華夏的雷同情況。”
“因此,我認為可能會極大促進華夏單兵軍事科技發展,但在其他方麵,實則相比傳統的核能源,靈力能源當前的利用效率,還是太差。”
喜歡曆史秘境:開局神話三國劉備請大家收藏:()曆史秘境:開局神話三國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