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段塵表示無所謂,遼東的武器生產線早已經建設完畢,能夠與大明達成一批武器貿易,對遼東有利無害。
“好了,我們的要求是:其一,給予探索者更大的自主性,這點對大明來說並不完全是壞處,他們能夠讓你們提前聯係到藍星,你們之間的貿易會很順利的。”
“其二,一整套海軍生產線,和海軍科技,特彆是飛舟,寶船等海軍,我們遼東全部都需要,大明要保證給遼東的科學家教會,讓我們完全掌握。”
“其三,便是基礎靈能科技,我對大明的裝甲不感興趣,但你們究竟如何讓裝甲動起來,這一點我非常感興趣,相應的,遼東也能與大明進行技術交流。”
段塵的條件已經擺的很清楚。
很多東西,你強硬得到的不如互利得到的強。
在技術方麵,遼東相比於華夏和大明,實則是處於弱勢的,如果真的能夠完成交流,那對雙方都是極為有利的。
當然,其中最主要的還是海軍方麵。
朱棣沉思了好一會,果然不出他所料,遼東從來都沒有在意過大明的領土和國民。
他們想要的隻有大明的體係和文明積累,而這些,確實很重要,但對於一個獨立帝國來說,其實很無關痛癢。
因為他不會造成糧食減產,也不會對經濟造成巨大衝擊,對於工業生產方麵,其甚至還能夠促進進步。
“大明同意了!”
朱棣點頭,他不同意又能如何呢?
這已經是最好的結合了。
“好了,這裡還有一份自貿協定,你們看看,就連帶著這份條約一起簽訂了吧!”
過了一會,從外麵送來了兩份條約,一份就是今天的談判內容。
而另一份便是大明與遼東基於傳送門之間建立的自貿聯係。
段塵是有些小激動的。
工業大明之後,有了這種超凡的靈能科技補充,加之華夏的物質科技,整個遼東的科技實力絕對能在短時間內得到質變。
相比於蒙古西征,二戰秘境,等其它史詩級秘境,工業大明帶給遼東的增幅,不僅僅是從人口量,戰力量方麵的變化。
而是對社會環境,科技生產,生活方式等的全麵促進。
大明又拖延了一天,相互討論了一些細則之後,在兩份協議上簽了字。
這天正好是197年,也是秘境後地27年的1月1日。
因此條約被稱為《雙一條約》,自貿協議被稱為《雙一自貿協議》!
1月1日簽訂完成之後,段塵並沒有走,他需要給這個未來的貿易對象和龐大市場來些友善的安撫。
因而在1月2日,他親自參加了大明京城舉辦的歡迎儀式,正式的宣布遼東與大明國建立外交關係,雙方互派大使,設立了大明的第一個專業的外交使館。
1月3日,他和朱棣親自參觀了大明的海軍生產線,一切和來之前了解的差不多,比他想象當中更加適合單兵作戰。
震驚段塵的並不是其【戰艦】,也不是其【寶船】,哪怕戰艦的威力甚至要大於華夏,寶船更是幾個航母大小的移動堡壘。
但這些,如若沒有堅硬的材料製造,放到神話三國不知道能不能抵擋南方的【艨艟】一次衝撞。
其火力,也不知道能不能和【樓船】相提並論。
而【飛舟】不一樣,大明最優質的飛舟就和戰馬一般,能夠在海麵上隨意滑行,而且速度極快,竟然可以通過靈力來駕馭。
也就是說,當遼東的戰士雙腳踩到了這【飛舟】上,隻要稍加訓練,他們在水上的戰鬥能力至少能夠恢複八成。
神話三國的長江幾千米寬,而且體係限製極強,正常的普通三流武將,都不能說直接跨越過去。
況且不僅僅是長江,整個神話三國的南方相比現實水網更為密布,到處都是和黃河差不多寬的大江,各地湖泊不少。
所謂煙瘴之氣肯定影響不了,瘟疫也不可能出現,但地形的限製是不得不考慮的因素。
而這個【飛舟】,便能夠很完美的解決戰士們在水上作戰的問題,如果能夠達到靈力和氣血的驅動,能夠在水麵上形成雲氣,那就更加完美了。
段塵已經開始暢想美好的未來了,不過現實是,他還是有很多的事情要辦。
1月4日,段塵前去了兩廣,聯絡到了劉輝從,並且成功的與華夏取得了聯係。
段塵牽線搭橋,使得大明與華夏,借助劉輝從的談判更為順暢,兩者的科技合作,也將深入進行。
1月5日,段塵乘坐移動裝甲回到京城,再次被隆重歡迎之後,便跟隨軍隊離去大明,這場持續一個多月的秘境之旅,徹底宣告結束。
雖然有些波折,但最終的結果卻是好的。
自段塵走後,雙方的貿易運輸線開始建立,很快的,海軍生產線,和各項科技也要開始運輸。
喜歡曆史秘境:開局神話三國劉備請大家收藏:()曆史秘境:開局神話三國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