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在遼東,世家勢力弱小,段塵找到理由便可以隨意鎮壓,周邊異族勢力弱小,段塵的後方基本穩固。
南方諸侯打生打死按照大勢來看至少還有10年,段塵有著充足的發展時間。
南方戰亂,中原百姓流民會大量向南北遷移,段塵有著一大波的發展機遇。
如今,正是收服鮮卑各族完成屯田,鞏固大後方的最好時機。
今日這件事情他拖著,一則鮮卑問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後方依然有不穩定因素;二則遼東本身體量太小,能夠開發的耕地太少,他沒有南下的穩固根基。
但這些,他不能向簡雍講出來,這是他知道的曆史,而不是簡雍甚至華夏人知道的。
簡雍的才能限製了他僅僅能成為處理內政和外交的人才。
將鮮卑的事情交給簡雍,段塵非常放心,因為他絕對能夠按照段塵的意願給辦好了。
但如果讓簡雍規劃大戰略方向,他是不太行的。
段塵的眼光在於對未來的精準預測,因此他暫時能夠代替諸如諸葛亮《隆中對》,魯肅《榻上策》這樣的大戰略預判規劃和詳細方案。
但這隻是暫時的,會隨著他對三國影響越深入而更為的減弱。
好在他在遼東活動,對中原的影響較小。
“我需要一個謀主!”
和簡雍交代完之後,段塵依然在思慮,他現在需要一位頂尖戰略家,或是軍略型的謀士。
甚至在內政的謀士上,他也需要。
但是現在的情況是,當下文士人才基本被世家壟斷,又有哪個世家子弟願意北上歸順一個小小的遼東國相呢?
甚至這位國相還剛剛把遼西世家給屠了,顯然是不好相處的。
“無論如何,我都要綁來一個謀士,現在賈詡在長安,很快會因為他亂起來,但這位本身有官職綁過來壓力太大”
“蔡邕或許有機會,但其本身更為重視文學,綁來光能辦學校了。”
“諸葛亮現在估計在荊州讀書,距離遠,還很難找到,想要綁來太耗費時間精力,而且影響其成長。”
“郭嘉此時應該還是寒門,而且同樣是潁川人,距離不算太遠,而且暫時名聲不大,人才20歲,正是時候。”
一想就乾。
段塵一拍手掌,無論如何,這位“寒門”還是稍稍好欺負一些的。
叫來太史慈,他便交代:
“潁川一地有一個叫做郭嘉的文士,現在應該在潁川學府求學,我想要安排你去一趟。”
沒辦法,現在張飛要去一個個捅穿異族,關羽被他安排留下鎮守遼西遼東兩郡國。
他還真怕世家殘餘勢力給他像是曹操一樣整個大的。
如今手下有自保能力,而且有一定智謀的武將,就眼前這位太史慈了。
“主公,是要我代您請郭嘉出山嗎?”
太史慈有些疑惑,距離如此之遠,這郭嘉到底是怎麼入了主公法眼?
“是這樣,其人字奉孝,你帶上100遼東重騎兵南下,無論如何都要將這位郭嘉給我完好無損的帶過來。”
段塵可沒有心思學什麼三顧茅廬,他現在就要戰略家軍事家,現在就要!
“主公,這是不是有些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