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4月初到4月末。
近一個月時間,當遼東春季開墾、官吏考核安置、北境開荒、通遼屯田、工業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書院修建籌備等各項工作緊鑼密鼓進行之時。
遠在【大化改新】的黃河拉鋸戰同樣持續了一個月時間。
一個月內,華夏接連又派出了3個軍40多萬人,已然是拚儘全力,好在倭國並未過多增兵,雙方軍力差距並未增大。
華夏雖然無法反攻,但防守遊刃有餘。
4月5日,倭國第一軍團越過黃河,開始朝著濟南重鎮攻去,準備渡河兩相將夾擊,華夏派出第3軍前去阻擊。
4月8日,隨著雙方兵力全部到齊,華夏釋放高空衛星,先行捕捉到了倭國在河北占領區修建的機場和部分導彈發射基地,先是導彈轟炸,而後是六代機為主力的空中支援,意圖取得製空權。
4月10日,陸地戰線雙方在濟南已經開展會戰,華夏守,倭國攻,但在軍部和裝備的明顯劣勢下,倭國並未占據優勢,隻能是先行退守黃河。
同日,雙方持續兩日的空戰導彈戰結束,華夏六代機群輕鬆殲滅倭國上百架戰鬥機,取得製空權,利用導彈摧毀倭國機場。
4月11日,戰事不利,倭國再次在前線調動5個軍團,其中加強防空裝備,不再派遣空軍,放棄空戰,準備以陸戰兵力優勢直接碾壓。
4月13日,華夏精準找到倭國後方軍團位置,六代機配合導彈一輪轟炸,倭國陸軍損失慘重。
4月15日,倭國5個軍團利用後方導彈掩護,正式進入黃河前線,並迅速修建好防空設施,局勢稍稍穩固。
同日,倭國在東線黃河段再次增兵兩個2軍團,第1軍團、第8軍團、第9軍團形成聯軍渡河圍攻濟南城,華夏再次派遣第4軍前去支援。
4月18日,倭國集中第2到第6軍團,5個軍團50萬兵力正麵強攻黃河,由於沒有製空權,加之地上河地形阻攔,進展不暢。
4月28日,10天緩慢推進,付出巨大傷亡,倭國軍勉強將陸地戰線推進到黃河邊,構建起防空設施。
4月29日晚,華夏出動最新自殺無人機武裝,渡過黃河對倭國軍展開轟炸,倭國軍一時不防,兵力損失慘重。
·····
早先的戰爭一打起來,倭國是極有信心的,但真的開始推進過後,卻發現明顯無力。
華夏的軍事武裝雖然人數還不到倭國的一半,但裝備至少碾壓半個時代,特彆是空軍裝備,3架六代機,基本可以碾壓倭國上百戰鬥機。
如此可怕的戰損比,讓倭國初戰便放棄了製空權。
而在陸戰方麵,無論是裝甲信息戰,還是導彈大炮轟炸配合,倭國都處於明顯劣勢,以至於兩倍的倭國軍團,已然難以在前線形成優勢。
今日無人機戰爭一出,黃河前線突進軍團損失慘重,這種成本遠低於戰機,距離遠高於炮彈的新型自殺進攻模式,徹底讓倭國人不自信了。
“真的能打過嗎?”
早先這或許並不是個問題,過去藍星人已經熟悉了利用融合點的投入來計算戰爭潛力,因為好似各個國家的裝備並沒太大差距。
但現在華夏國的出現讓倭國人發現,這些年他們都將精力拿去搞秘境了,而華夏國秘境搞不明白,就開始研究黑科技。的華夏科技搞出來科技碾壓了!
倭國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