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當前的軍事體係,預備兵力的來源主要就兩種。
一種是從本土安置的自耕農中招募而來,依靠遼東鄉土觀念,和對段塵的維護忠誠而凝聚。
另一種是從鮮卑還有北方抽調的兵力,加上早先吸收公孫度,高句麗等勢力的士兵,這種士兵優點是軍事素質好,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很難整合到一處。
整個遼東各郡,段塵都設立有專門的練兵場,總共由設立的遼東軍部掌控。
各地的兵力訓練完畢之後,主要便是編入地方的普通衛兵,還有警務軍,其中精銳抽調入昌黎由關羽集中訓練。
這批精銳兵源未來還會再挑選一部分,通過軍方推舉途徑,進入到遼東軍校訓練。
隻是現在還沒有開始。
如此一來,遼東就形成了“地方兵屯田兵,預備兵,警務兵)——昌黎預備兵兵源主力)——主戰兵軍校)”三級體係。
給正常兵力調動都是直接從地方兵開始調集,而留給趙雲和許褚的自然要更好一些,需要從昌黎預備兵中調選。
但這昌黎預備兵一年下來也就一萬餘,不僅要用於補充主戰兵兵源,還有各路士兵的擴充,真的留下來5000,已經是極限了。
····
四月過後是五月,五月過後是六月····
無論如何度過,這大漢的百姓始終無法安穩下來。
亂世之中,軍閥割據,冀州、幽州,乃至南方的各個州郡,都難以尋覓到一處沒有戰火的淨土。
關中的雍涼之地,小皇帝在長安過著艱苦的生活。董卓死後,王允主政,短暫的穩定時光轉瞬即逝,緊接著便是李傕、郭汜之亂,呂布也向東出逃。整個關中被雍涼一係攪得混亂不堪,猶如一鍋亂粥。
小皇帝年紀尚小,尚未滿十歲,便已深切地感受到了世態的炎涼和人生的疾苦。
6月,這是一個美好的季節,瓜果開始逐漸成熟,氣候尚未完全炎熱。在遙遠的北方幽冀兩州,降雨開始增多,時而帶來一絲涼意,卻並不讓人感到煩躁。
袁紹在休養生息數月後,並沒有閒著,而是全力向南方的青州發動征伐。此前,青州的黃巾軍已被曹操收服,整個青州的底蘊大不如前。
袁紹派出其子袁潭一路征討,進展頗為順利。
終於,在今日,一份來自鄴城的戰報傳至袁紹手中。正在品嘗著瓜果的袁紹,仔細聆聽戰報後,更是開懷大笑。
“青州已定!”
這短短的四個字,代表著此刻的袁紹已經擁有了絕對的實力。
按照常理來說,此時此刻,北方的公孫瓚應該已經被打得奄奄一息了。
然而,由於這個時代有段塵這樣的人物存在,公孫瓚還未能強大到巔峰。
如今袁紹,能夠占據天下三州之地,這已經足夠令人畏懼了,也當之無愧地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北方霸主。
實際控製的人口恐怕也快要接近千萬之數。
“恭喜主公,至此南方局勢穩固,我等便可全力北征,隻需靜待幽州和遼東平定,這天下便可歸於主公之手!”
田豐並非不善言辭之人,至少在此時此刻,他的這番話讓袁紹心花怒放。
隻見袁紹眯起雙眼,悠然自得地躺在主座之上,他的麾下眾人皆跪坐於地,目光齊刷刷地望向他。
這種眾星捧月的氛圍,讓袁紹沉醉其中,無法自拔。
袁紹仔細地回憶著過去,曾經的他,也不過是袁家的一個庶子罷了。
但他憑借著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被推上了家族的領導地位。
而後,他精心策劃了宮變,矛頭直指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