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儀,柳毅,公孫善,王恒,王濤等一眾人在昌黎城秘密聚集。
仔細一看就能明白,無論遼西遼東,這些都是遼東本土被啟用的重要人才。
公孫善此時代表的就是遼東第一大世家公孫家,而王家兩兄弟是最早的昌黎本土世家,陽儀柳毅更不用說,是殘留的遼東郡世家。
此外還有遼西殘留世家,遼東殘留世家,玄菟殘留世家,昌黎殘留世家。
仔細看來,竟然都是殘留的,段塵這入主遼東一路來,多次對世家動刀,實則主要打擊對象就是這部分人。
“怎麼辦?”
問題縈繞在一眾人傑腦海,未來如何與段塵相處,如何緩和與遼東的關係,如何平衡與北境派的關係,這些都是問題。
這就是三國時期的地方文化,一地世家構成一派,外來之人構成一派,在朝中皆有代表,這是極為普遍的現象。
“唉!也不能怪段將軍,遼東那些人實在是太蠢,我等已經儘心勸諫,卻也無能為力,如今倒是讓我等也落得這個不上不下的局麵了。”
陽儀開口,卻也僅能是歎息,如此作死,能夠怪誰呢?
“段將軍從來都不喜此事,我等往後安排族人聽從號令,儘量勸告同鄉之人,想必此事也能就此過去吧。”
王恒很憂慮,他作為北境太守多年了,也算一個封疆大吏,絕對是有話語權的。
現在段塵殺本土世家,讓他也很尷尬,和當初遼西一般。
“如此還好,我隻害怕北境人落井下石,到時候我遼東各家必然會被欺壓。”
柳毅也跟著道。
他的病剛好,早先陪同關羽征伐高句麗,還負責訓練新的【漁陽遊騎】,今年陪同關羽剛剛來到昌黎,手下有精銳1萬。
“北境世家能夠勢大主要有兩個關鍵,其一為其內部稍顯團結,主事之人能夠統一內部意見,不像是我遼東世家一般,我們說話根本沒用,以遭受如何大劫,此皆是主母之功。”
“其二,北境世家獻女並且即將誕子,如果出生,那便是嫡長,將來必定繼承將軍府,由此兩點,北境世家天然與主公更為親近,且有所緩和,而我等終究還是在圈外罷了。”
陽儀總結出了兩點,這是血的教訓,也是他們遼東本土被壓製的原因。
很多時候,聯姻是非常有用的政治手段,一方麵可以使得雙方安心,另一方麵也能作為雙方關係的緩衝。
就好似段塵此次獎賞甄家,那就是一種釋放信號的表現,而北境世家相對配合,其中也有甄宓的原因。
而現在,遼東本土世家並沒有這種默契。
因此眾人又將目光落到了陽儀身上。
“陽公您····”
柳毅話未說完,卻見陽儀點頭,自是不言。
在座眾人,恐怕也隻有陽家女有這個資格和機會了。
“唉!”
眾人隻是歎息,特彆是柳毅,他知道陽儀對女兒的喜歡,如今明知道主公寵幸主母,卻還主張將女兒送入府中,絕對也是走上絕路的無奈之舉。
按照往常,實則遼東本土世家隨意一世家女都可以充當妾室,隻是這種局勢下,恐怕也隻有陽儀、柳毅、王恒三人有這種機會了。
“此事全在主公,諸位隻需明白,哪怕主公拒絕,北境世家也不敢對我等逼迫太甚,主公府中皆為寒門,我等隻要用心效力,必有機遇。”
陽儀主動提議,卻也主動給眾人找到了退路。
“陽公高見!”
“我等多謝陽公!”
“陽公為了我遼東世族,實在費心。”
自此,自是一片誇讚之語,現在誰將女嫁入將軍府中,誰就是實際的一派之首,也隻有陽儀,也隻能是陽儀。
並無人查探,眾人先後離去,皆是麵色沉重。
特彆是陽儀,此刻竟然不敢歸家了。
隻能是渾渾噩噩的街上走著····
“我此舉到底是對是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