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人才,首先當為主公:
而後,眼前沙盤,三人顯現,一者為遼東段塵,一者為河北袁紹,一者為中原曹操。
隻見龐統指向三人說道:次三者,皆是當時主公人才之代表,也是當今天下中心之英才,無論如何轉向,北方大地,將被三人其一所一統。
主公者,非需統帥之能,治世之姿,也不需猛將之勇,或是天賦,或是家世,或是其本身才能,占上一兩樣,皆能成事。
孫策目不轉睛,仔細查看,其中最多的人物,便是遼東的那位和他一般年輕的英才,他有預感,或許隻有這位,才能是他的對手。
不等回味,龐統又道:
“主公過後,乃是武將,所謂武將,我等分為四類,統帥、戰陣、守城、猛將,其中猛將最為無能,統帥最為強盛,主要按照雲氣調動類型劃分,猛將調動最少,統帥調動最多,中間兩者相差不大。”
“明公麾下,可稱之為統帥者,僅僅明公和周公瑾二人而已。”
孫策聽後,更是倒吸一口冷氣,問道:
“黃蓋,程普,朱治等,皆是大才,還不能統領一軍嗎?”
龐統一笑:
“統領一軍可為將,統率三軍方為帥,天下能夠統率三軍者,北方有關羽段塵,袁紹曹操等,南方更為少見,甚至猛將偏多,主公方才提及之將,我看皆能歸於戰陣之列。”
孫策聽後,或有所悟,好奇反問:
“此乃是士元自己一人所想嗎?”
他實在好奇,此等劃分有趣,恐怕非了解天下人才而不能。
龐統搖頭:
“此乃我與好友探討而得,雖不成熟,卻也可以用了。”
不等孫策回話,他接著講到:
“所謂文臣,我等劃分更為多,分為六類:治政,安民,外交,戰略,戰術,全才。”
“所謂治政,多為增長民望,安撫一方之輩,用之可使得地方民望增長發展穩定,此等人才在文士中較為普遍,各地郡守多為此類。”
“所謂安民,非使得民望增長,而是利用民望治理一方之臣,此文臣難得,皆是大才,江東張昭,中原荀彧,河北審配,遼東陽儀,皆為此類。”
兩者一經劃分,孫策頓時眼前一亮,仔細想來,他來江東前,此地名士看似雖多,卻無明顯改變,而張昭主政之後,各地河道運河建立,貿易密切,百姓有所庇護,江東發展可謂之迅速。
不得跑神,繼而繼續聽之。
“所謂外交,便是舌辨之才,縱橫捭闔,合縱連橫,此才者,遼東簡雍,中原程昱皆是。”
“至於戰略和戰術,二者劃分,明公想必早有所感,其中必有二者相全之才,諸如遼東郭嘉,河北田豐,卻也有側重一者,諸如遼東徐庶側重戰術,江東張紘側重戰略。”
“最終全才者,天下隻有一人。”
龐統說完,孫策被徹底勾起興趣,便是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