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如何選擇呢?”
袁紹又優柔寡斷了···
田豐之計謀,雖然凶險,但見效快,沮授許攸所言不無道理,持久戰來看,他必然能勝利。
但···
袁紹望向了北方。
“遼東!”
“遼東?”
如今的遼東,讓他感覺到了恐懼。
千萬人口,一統草原,一手壓著並州,一手控製公孫瓚,如果再等待下去,遼東真的就會乾看著嗎?
“按照曹操推算,如今遼東至少有15萬精銳,我全儘河北之兵,精銳不過20萬,如若遼東南下,我等真的能守住嗎?”
袁紹問了一個困擾自己多時的問題。
天下諸侯,有5萬精銳,都可稱霸一方了,有10萬精銳就可以諸如曹操孫策一般,縱橫捭闔。
如今他袁紹有20萬精銳,50萬大軍,更是一統三州之地,實至名歸的天下第一諸侯。
但誰都不知道,北方的遼東究竟能夠爆出來多少兵。
他太神秘了。
就這樣在北邊,躲在燕山背後,冷冷的看著他的一切行動。
“不能等了,必須要儘快結束公孫瓚!”
袁紹猛然抬頭,目光銳利望向田豐,心中下定了決心。
某一瞬間,好似心中的某種顧慮消散了,某種少年的衝動重新的湧上心頭。
“主公不可深入險境啊!”
“對啊!主公為河北之主,少主年幼,如果····”
···
眾人紛紛勸阻,他們是真心不想見到袁紹冒險,這個河北沒有袁紹,估計得散啊!
“不必再說了,如果我們等下去,或許一到兩年就可以結束,但那時候,遼東可能早就先我們一步吞並公孫瓚,或者養精蓄銳繼續進駐並州;南邊曹操孫策也已經徹底征服袁術的土地,甚至解決了呂布,到時候我們該怎麼辦?”
袁紹很強,但這天下強者無數,誰又能一直站到巔峰呢?
想要勝利的話,他就要賭,他一定能成。
“主公英明!”
田豐感覺自己的血液在燃燒,納頭便拜。
這才是他追隨的袁本初啊!這才是他心目中的明主。
能聽從勸諫,能夠果斷決定,敢於冒險,敢於追求,有拔劍而立的勇氣和能力,有爭霸天下的誌氣和野心。
“主公英明!”
沮授許攸二人已知袁紹心意已決,不再勸阻,同樣表示支持。
“田豐,現在說出你的計劃,我們再行探討,此次一定要成功!”
“是主公!”
地圖緩緩展開,眾人從白天討論到深夜,考慮到各種情況,集結自己可以集結的全部力量。
此次,必要全殲白馬義從。
·····
幽州
公孫瓚意氣風發。
他很自信,自己10萬精銳,卻能屢屢擊敗袁紹30萬大軍圍攻,僅僅靠著半州之地,卻能夠和袁紹打的有來有回。
此次袁紹北伐,又被阻攔在外,他多次親率白馬義從襲擾,每每都有收獲,光是死在他手中的武將,已經不下十個。
此時,關靖走了進來,見到公孫瓚,躬身一拜,便是說道:
“主公,遼東送過來的5萬鐵甲,已經全部武裝幽州衛,自此幽州有了10萬鐵甲精銳,哪怕野戰,也不懼袁紹了!”
這些年,多次鍛煉,他也提升到了二流文士水平,想他出身寒微,見識短駁,卻能夠得到公孫瓚賞識,自然是對其極為忠誠。
公孫瓚最喜歡用出身寒微的人,他認為隻有將底層的人拔升到高處,他們才會感激和忠誠。
曆史上,公孫瓚提拔的多數人,和相交的好友,都是市井小民,微末人士。
哪怕劉備,被其賞識,也是如此原因。
但這會讓公孫瓚陣營出現一個致命缺陷,那就是少了有長遠目光之士。
此時的公孫瓚,好似還沒有看出來,這天下的局勢在變化,力量的對比在出現差距。
“遼東也頗不實誠,送來的鐵甲都是一些次品,但好在和良品差彆不大,哼,讓我在前線抵禦袁紹,自身躲在後方,等我解決了袁紹,必然要攻入昌黎,活捉那段塵。”
公孫瓚心中並無感激之意。
實際上,兩方的合作也僅僅是出於利益罷了,隨著合作逐漸深入,裂痕會越來越大。
遼東給其提供物資,幽州提供軍力。
好似對等,但在幽州看來,是遼東受益的,公孫瓚很不滿。
“主公,早先高柔前來勸說主公之言,也並無壞處,不如好好考慮袁紹,如若真的能夠以打促和,投入袁紹,反攻遼東,有了北方天險,我們壓力也能少很多。”
關靖湊準機會,上來便是一頓輸出。
他一向是想要勸告公孫瓚在兩者之間把握機會,想要兩方吃好處。
但公孫瓚雖然有些小驕傲了,卻也不蠢,隻是搖搖頭,不在意道:
“此時袁紹進攻,我方防守,遼東送來大批援助,此刻談判,很可能會遭受兩方夾擊,那簡雍雖然狡猾,但所言不錯,袁紹強而幽州弱,我們聯合是必然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今幽州更應該在遼東支持下,積蓄實力,等待時機,消耗袁紹,方能成事。”
他很沉穩,但幽州好似有些穩不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