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平城外
此時已經到了深夜,前些天,士兵都已經轉移完成。
至於說草原百姓問題,段塵早已經將三階以上的全部帶走,適齡的健康婦女基本帶離,剩下的就留給了大明。
自他這一番折騰,整個大明北方基本沒有了敵人,所謂的恢複元氣,更是想都不用想了。
這也算是交易的一部分。
而來到襄平城之後,最先迎來的,便是小諸葛策劃好的一張地圖。
上邊標注了兩個點,第一個是在昌黎郡旁邊的葫蘆港,這是昌黎郡的第二大城,遼東的第二大港口。
第二個是在襄平郡南部的平郭城,這座城市位於遼東半島最南部,控製整片渤海,也是遼東第一大港口,遼東重要城市之一。
“主公,將造船廠安置在這兩個位置如何?”
諸葛亮才沒有心思接風洗塵,他是要來跟著段塵乾大事的,平日段塵給他送個店鋪,其都評論段塵無有遠誌。
“就按孔明的意思來辦,此外我認為青州的膠東城,也可以作為一處!”
段塵很快進入到了狀態,指向了青島。
這片地區同樣是優質港口,而且距離江東直線距離更近,他日如果真的可以,海戰艦隊運輸,就要從此地開始了。
“主公,此地百姓已經儘數遷移,且距離江東太近,極易被其水軍突襲,我等當前水上力量薄弱,不如先行置辦此兩處生產,此地他日南下再說。”
諸葛亮顯然早就思考過這個問題,以他的眼光,肯定能看出來天下的優質港口。
很明顯,渤海之外,還不合適。
“就依孔明的!”
有了小諸葛,段塵感覺自己都被郭嘉傳染了,反正有啥事情,全部都是小諸葛在辦,一天給他八小時,他那把遼東的政務全部梳理一遍。
要不是段塵安排了專門的秘書輔助,恐怕就連偷雞摸狗那些小事,孔明都要管一管了。
早先的遼東,更像是無為而治的狀態。
段塵管的隻是分田地,安置流民,限製土地吞並等等。
至於說其它的精細活,遼東這個草台班子還真的乾不明白。
但小諸葛到來後短短一年,內閣建立了,州郡被重新分化,各縣的官吏宣布提升被確立。
各個部門的職能分工被很好完善,整個遼東好似從無為變的有為,從無治變的大治。
很明顯的兩個方麵,便是眼下襄平城中,街道更為整潔,車輛更為有序,百姓看起來更為體麵,到處能夠看到新建的學堂,義務教育得到完善推行。
此外,各地還設立的專門的天才文士選拔班,在15歲左右,就要檢測文士天賦,前往各地的文士書院學習。
至於武將方麵,培養倒是更多偏向軍隊。
15歲義務教育結束之後,有天賦者前往書院學習,無天賦者或是準備考取大學,或是準備參軍。
武將的培養,還是要在軍隊當中才行。
“這倒是有些高武的氛圍了。”
段塵想到了前世看到的一些高武小說,眼下的他好似也在創建一個,完善的現代高武社會。
隻是這裡的高武體係,不偏向於個人實力,而是作用於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