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寒冬已儘,春風吹散了最後一縷寒意。王安辦公室窗外,幾株早櫻悄然綻放,為這座雄心勃勃的商業帝國增添一抹生機。
“王總,您看這個。”張鳴快步走進,手中拿著一份文件。“民政部、衛健委聯合發文,籌備製定新版《智慧養老服務標準體係》,向社會征集參與單位。”
王安接過文件,目光如炬。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養老服務質量問題日益突出,政府終於決定從標準入手重塑行業秩序。
“這是個重大機遇。”沈佳站在一旁,輕聲點評。“目前市場上良莠不齊,不少機構靠著低價擾亂市場,如果有了新國標…”
王安微微一笑:“誰掌握了標準製定權,誰就掌握了行業的未來。”
正在這時,係統提示在腦海中響起:【“行業標準製定是重新定義市場的機會,建議投入8000萬參與標準製定研究,利息:成為新國標核心起草單位之一”】
“我接受。”王安在心中堅定回應,眼神中閃過一絲堅定。
“立刻組建專家團隊,我要把之前在數據安全、醫養結合和智慧養老方麵的所有經驗係統化整理。”王安起身走向白板,在上麵迅速勾勒出工作框架。
“我們比任何人都更懂這個行業的未來該是什麼樣子。”
三天後,安居養老總部大樓十五層會議室。專家們濟濟一堂,氣氛熱烈而緊張。
“各位,這不僅是一次政策響應,更是安居養老引領行業的關鍵一役。”王安環視眾人,擲地有聲。
倫理委員會主任黃誌強教授推了推眼鏡:“我認為數據倫理保護應該成為標準核心之一,這是安居的特色優勢。”
智能係統負責人李忠點頭附和:“服務標準化、數據智能化、隱私保護專業化,這是我們的三大法寶。”
醫養結合首席專家周院長捋了捋胡須:“老年人跌倒風險評估係統、慢病管理方案、緊急救援流程,這些都是安居的專利技術,可以提煉為標準。”
王安滿意地點頭,舉起咖啡杯:“八千萬,我們要讓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分頭行動,全力以赴!”
接下來的日子,安居養老如同一台精密運轉的機器。數據分析團隊日夜加班,挖掘過去五年積累的海量健康數據;標準化小組走訪全國各地養老機構,收集一手資料;政策研究組與各級政府部門保持密切溝通。
然而,風雲突變。一個月後的行業協會年會上,王安剛走進大廳,便感受到撲麵而來的敵意。
“王總,久仰大名。”一位肥頭大耳的中年人迎麵走來,笑容滿麵卻眼神冰冷。“我是全國養老產業聯盟副主席袁洪波。”
王安微笑致意:“袁主席好。”
“聽說王總最近很忙啊,四處奔走要提高行業標準?”袁洪波半開玩笑地問。“目前的標準已經夠用了,何必多此一舉呢?”
王安不動聲色:“標準提高了,受益的是每一位老人。”
袁洪波臉上的笑容消失:“王總,行業內有個不成文規矩——大家同進同退。你這樣單獨衝刺,多傷和氣啊。”
“傷和氣總比傷老人好。”王安語氣平靜,轉身離開。
回到公司,王安立刻召集核心團隊:“傳統勢力開始聯合抵製我們了。”
沈佳皺眉:“他們害怕高標準會提高入行門檻和運營成本,淘汰一批機構。”
“那就讓他們淘汰。”王安眼神堅定。“加快進度,我們要主動出擊。”
一周後,安居養老聯合江州醫科大學、數據倫理委員會、智能技術協會共同發布《未來智慧健康養老社區建設白皮書》,係統闡述了醫養結合、智慧照護、數據安全的行業最佳實踐。
白皮書一經發布,立刻引發轟動。《人民日報》頭版刊登專訪,《新華社》發表評論文章,多家主流媒體進行深度報道。
“安居養老提出的理念與國家"健康中國"戰略高度契合。”一位權威專家在電視訪談中評價。“這份白皮書為行業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