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失敗了!”
蘇菲·陳猛地摘下護目鏡,麵前的實驗裝置剛剛亮起紅燈,顯示第三十七次測試依然未能達到預設指標。她抬手看表,淩晨三點二十分,整個團隊已連續工作近二十個小時。
“這個分子鏈的穩定性還是不夠,在高壓環境下出現了微觀斷裂。”她指著數據屏幕上的波動曲線,聲音嘶啞卻依然清晰。
實驗室裡,二十多位研究員神情疲憊卻專注。沒人提出休息,所有人都明白他們正處於攻克核心技術的最後關頭。
“把聚合度再提高2.7試試。”一名年輕研究員建議道。
“不,那會導致滲透率下降。”蘇菲搖頭,她的目光轉向門口,“王總。”
王安站在門口,身後跟著劉明。儘管已是深夜,他的西裝依然一絲不苟,隻有眼中的紅血絲透露出疲憊。
“有進展嗎?”王安走到控製台前,快速瀏覽著最新數據。
“還差那臨門一腳。”蘇菲揉了揉酸痛的肩膀,“滲透率、能耗和壽命三項指標,我們隻能同時滿足兩項。一旦優化第三項,就會破壞平衡。”
王安皺眉,接過平板電腦,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動。係統在暗中輔助,讓他迅速吸收了最新的測試數據和理論模型。
“或許我們的思路出了問題。”王安突然說道,“我們一直在微觀層麵調整分子結構,卻忽視了宏觀層麵的係統優化。”
他調出了另一組數據圖表,“看這裡,能量損耗主要發生在反衝洗和壓力轉換環節。如果我們在膜結構不變的情況下,設計一套ai控製的智能能量回收係統…”
王安的手指在屏幕上快速繪製著新的係統架構圖,蘇菲和幾位核心研究員圍了過來,眼中的疲憊被專注取代。
“這…這簡直是天才的想法!”材料學主管張教授瞪大了眼睛,“我們一直死盯著材料本身,卻忽視了係統工程的優化空間。”
“嘗試這個參數組合。”王安將調整後的方案發送到主控係統。
實驗室瞬間沸騰起來,研究員們爭分奪秒地調整設備參數。
蘇菲望向王安,眼中流露出專業的欽佩:“這種跨領域的係統思維…我們需要重新設計測試流程。”
“你去休息一下。”王安看著她憔悴的麵容,“新的測試準備好需要至少八小時。”
“我可以繼續…”
“這是命令。”王安的語氣不容置疑,“明天的突破需要你最好的狀態。”
蘇菲點點頭,轉身離開前又回頭:“王總,謝謝你的信任和支持。”
王安微微頷首,眼神溫和但不失專業。兩人的互動,已經回歸到最純粹的領導與科學家關係。
夜深人靜,王安獨自站在實驗室的落地窗前,腦海中響起係統提示:
【“距離技術突破僅一步之遙!建議投入最後衝刺資金10億元,用於購置最先進的實驗設備和模擬計算資源。利息:一個月內完成核心技術驗證,關鍵指標達到預設目標。”】
“我接受。”王安輕聲道。
天剛蒙蒙亮,他便召集了高管緊急會議。
“十億?”財務總監震驚地重複著這個數字,“王總,我們已經在實驗室投入了太多…”
“我知道風險。”王安打斷他,“但我從不在看得見終點時退縮。”
會議結束後,一連串的行動迅速展開:特彆采購小組包機飛往歐美和日本,緊急購入最尖端的量子計算機集群和納米級實驗設備;實驗室24小時不停工,三班倒的測試團隊持續優化參數;超級計算機不眠不休地運行著海量模擬計算。
一周後,全新的實驗設備和計算資源到位,測試進度加速推進。
兩周後的一個深夜,王安接到蘇菲的緊急電話。
“出結果了!王總,您必須立刻來實驗室!”她的聲音顫抖著,卻不是因為失敗,而是壓抑不住的興奮。
當王安趕到實驗室時,看到的是一群又哭又笑的科學家們。蘇菲站在中央控製台前,雙眼通紅卻閃爍著勝利的光輝。
“我們成功了!”她激動地指向大屏幕,“能耗下降47,滲透率提高53,預估使用壽命延長3.2倍!所有關鍵指標不僅達標,還全麵超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