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山風為信,冷鏈傳香:秦楓與太行青牧的營銷路_精英養成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精英養成記 > 第589章 山風為信,冷鏈傳香:秦楓與太行青牧的營銷路

第589章 山風為信,冷鏈傳香:秦楓與太行青牧的營銷路(1 / 2)

暮色四合,太行山脈如一頭沉睡的巨獸,在天際線上勾勒出雄渾而蒼茫的輪廓。最後一抹金紅的霞光戀戀不舍地隱沒在層巒疊嶂之後,給黛青色的山巒鍍上了一層朦朧的光暈,餘韻悠長,引人遐思。

秦楓站在村口那座嶄新的農產品展銷中心前,晚風拂過他略帶黝黑的臉龐,帶來一絲涼意,卻吹不散他眼中的熾熱。這座白牆灰瓦、兼具現代氣息與太行民居特色的建築,是村裡的驕傲,更是他五年來心血的結晶之一。他伸出手,指尖輕輕劃過冰涼的玻璃幕牆上“太行青牧”四個蒼勁有力的鎏金大字。字體是他特意請縣裡老書法家題寫的,既有山的沉穩,又有牧的靈動,在漸濃的夜色中,反射著遠處合作社辦公樓星星點點的燈光,顯得格外醒目。

“太行青牧”,這四個字不僅僅是一個品牌,更是一個承諾,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以及一段艱辛卻充滿希望的征程。

視線越過展銷中心的屋頂,遠處,合作社的草料基地在暮色中泛著深沉的墨綠微光。那是數千畝的紫花苜蓿、黑麥草,還有本地特有的山野牧草,它們是太行牛最好的食糧。晚風吹過,帶來了青貯飼料發酵後特有的、微酸中帶著醇厚的香氣。這氣味,不同於城市裡的香水與尾氣,它原始、質樸,帶著泥土的腥甜和植物的生機。秦楓深深吸了一口,肺腑間充滿了熟悉的味道。這是屬於土地的芬芳,是牛羊成長的氣息,更是他五年來,用雙腳一步一步丈量這片貧瘠而又充滿潛力的土地,所收獲的最真實的希望。

五年前,秦楓還是個剛從上海某名牌大學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的“高材生”。西裝革履,意氣風發,腦子裡裝滿了4p、4c、整合營銷傳播。同學們大多選擇留在繁華的大都市,進入光鮮亮麗的寫字樓,而他,卻揣著一份近乎“執拗”的理想,回到了生他養他的太行山深處——秦家莊。

那時的秦家莊,和太行山深處許多村莊一樣,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守著綠水青山,卻過著緊巴巴的日子。村裡有養牛的傳統,但都是散戶養殖,不成規模,品種也雜,出欄的牛大多被本地或鄰縣的屠戶低價收走,優質不優價。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孩子,土地閒置,村莊日漸凋敝。秦楓的歸來,在村裡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有人讚賞,更多的卻是不解和懷疑:“名牌大學畢業回來放牛?”“城裡的好日子不過,回來遭這份罪?”

秦楓沒有過多辯解。他看到了問題,也看到了機遇。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高品質、綠色、有機農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太行山獨特的自然環境,清澈的泉水,無汙染的空氣,傳統的養殖方式,本身就是生產優質牛肉的絕佳條件。缺的,隻是標準化的生產、係統化的品牌建設和有效的市場通路。他要做的,就是把這“藏在深閨人未識”的太行好牛肉,推向更廣闊的市場。

萬事開頭難。第一步,是成立合作社,把散戶組織起來。這過程異常艱難。老一輩的養殖戶固守著“養牛是自家的事”的觀念,對“合作社”、“統一管理”、“統一銷售”充滿疑慮。秦楓磨破了嘴皮,挨家挨戶做工作。他白天跟著牛倌上山,學習養牛技術,晚上則在村委會的小會議室裡,用他帶來的筆記本電腦,給村民們看外麵的世界,講品牌的故事,算規模化、標準化養殖的經濟賬。他承諾,統一提供優質種牛、統一防疫、統一飼料標準、統一回購、統一銷售,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為了取信於民,他首先說服了自己的父親,一位有著三十多年養牛經驗的老把式,第一個加入合作社。又找到了村裡幾個思想相對開明、有一定養殖規模的年輕人,組成了核心團隊。他拿出自己工作攢下的積蓄和父母支持的一些錢,作為合作社的啟動資金,引進了幾頭西門塔爾和夏洛萊改良種牛。

合作社成立之初,困難重重。資金短缺、技術人員匱乏、基礎設施落後……秦楓幾乎是連軸轉。白天處理合作社的瑣事,協調各方關係,晚上則在燈下學習畜牧養殖知識、研究市場動態、撰寫商業計劃書,常常一忙就到深夜。他白皙的皮膚曬黑了,手上磨出了繭子,曾經的“白麵書生”,漸漸有了“山裡娃”的模樣。

但最大的挑戰,還在產品出來之後——如何賣出去,賣出好價錢。這正是秦楓的專業所在,也是他壓力最大的地方。

品牌的塑造:從“秦家莊的牛”到“太行青牧”

秦楓深知,沒有品牌,再好的產品也隻是原料。他要給合作社的牛肉一個響亮的名字,一個清晰的定位。

他首先對產品進行了深入的梳理。太行山獨特的生態環境是最大的賣點:海拔千米以上,森林覆蓋率高,空氣清新,水質甘甜。牛的養殖方式也堅持傳統與科學結合:采用半放養模式,牛群可以在山間自由活動,采食天然牧草,輔以合作社自己種植的優質青貯飼料和精飼料,絕不使用含有瘦肉精、抗生素等有害添加劑的飼料。養殖周期也比規模化養殖場的牛要長,確保牛肉的風味和口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基於這些特點,秦楓將產品定位為“生態、有機、健康、風味獨特”的高端牛肉。目標客戶群體鎖定在對生活品質有較高追求的城市中高收入人群。

品牌名稱的確定頗費了一番周折。他召集合作社成員開會討論,征集了幾十個名字,最後秦楓力排眾議,定下了“太行青牧”。“太行”點明地域特色,彰顯其正宗產地;“青”代表綠色、生態、健康,也象征著希望和活力;“牧”則點明了產業屬性。ogo設計也簡潔明了,以太行山的輪廓為背景,配以一頭健碩的牛的剪影,線條質樸而有力。

有了品牌,還需要故事。秦楓親自執筆,撰寫了“太行青牧”的品牌故事。故事裡有太行山的雄偉壯麗,有秦家莊人的淳樸堅韌,有合作社成員們辛勤的汗水,有對傳統養殖方式的堅守,也有對現代健康理念的追求。他希望通過故事,賦予“太行青牧”溫度和情感,讓消費者不僅僅是購買牛肉,更是認同一種生活方式和價值理念。

他還為“太行青牧”製定了嚴格的質量標準和可追溯體係。每一頭牛都有自己的“身份證”——耳標,記錄了牛的品種、出生日期、防疫情況、養殖過程、屠宰信息等。消費者可以通過掃描包裝上的二維碼,追溯到這頭牛的整個生長周期,吃得放心。

渠道的開拓:艱辛的“破冰之旅”

品牌有了,故事有了,接下來就是尋找市場。秦楓首先把目光投向了他曾經生活過的城市——上海。那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消費能力強,對高品質農產品的接受度高。但同時,競爭也異常激烈,各大品牌早已占據市場,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山區小品牌,想要擠進去,難度可想而知。

他帶著精心準備的產品資料、品牌故事和幾箱精心包裝的牛肉樣品,踏上了前往上海的“破冰之旅”。

他的目標很明確:高端商超、精品餐廳、社區團購平台、企業福利采購。

然而,現實給了他狠狠一擊。

他一家家地跑商超采購部,遞上資料和樣品,得到的大多是禮貌而疏遠的拒絕。“我們已經有固定的供應商了。”“你們的品牌沒聽過,消費者不認可怎麼辦?”“價格太高,沒有競爭力。”

他又去聯係一些精品餐廳。主廚們對牛肉的品質要求極高,雖然“太行青牧”的牛肉在口感和風味上確實有優勢,但缺乏品牌知名度,餐廳也不敢輕易更換供應商,擔心影響菜品穩定性和顧客評價。

屢屢碰壁,秦楓沒有氣餒。他知道,這是每個新產品走向市場必然要經曆的過程。他調整策略,不再盲目地廣撒網,而是開始做更深入的市場調研,精準定位目標客戶。

他利用自己在上海的同學、朋友關係,舉辦小型的品鑒會。把牛肉做成不同的菜肴,請大家品嘗。“太行青牧”牛肉的品質是最好的通行證。其肉質鮮嫩,紋理清晰,脂肪分布均勻,無論是煎、烤、燉、涮,都風味絕佳。品嘗過的人,無不交口稱讚。

一位在某知名連鎖餐飲集團做采購經理的同學,被“太行青牧”的品質和秦楓的執著打動,答應先少量采購,在旗下幾家高端門店進行試銷。這是“太行青牧”第一次進入上海的餐飲渠道,秦楓激動得幾夜沒睡好。他親自跟進物流配送,確保牛肉的新鮮度,又和餐廳溝通菜品研發,力求最大限度地展現“太行青牧”牛肉的優勢。

試銷非常成功,“太行青牧”的牛肉以其獨特的風味和“來自太行山深處”的原生態故事,贏得了不少食客的青睞。餐廳的訂單逐漸穩定下來,還帶來了一些新的客戶——其他餐廳的老板或者采購負責人。

與此同時,秦楓也開始布局線上渠道。他注冊了公司,辦理了食品生產許可證、有機認證等一係列繁瑣的手續,開設了“太行青牧”淘寶店和微店。他親自拍攝產品圖片,撰寫產品描述,把太行山的風光、牛群的生活、合作社成員的辛勤勞作,都通過圖片和文字呈現給消費者。他堅持親自回複每一條谘詢,耐心解答消費者的疑問,處理售後問題。

線上運營初期,流量很少,訂單寥寥。秦楓學習運用社交媒體進行推廣。他注冊了微信公眾號、抖音號,定期發布太行山的美景、牛肉的養殖過程、烹飪食譜、客戶反饋等內容。他樸實無華的風格,真實的場景,以及對產品品質的自信,漸漸吸引了一批粉絲。一些美食博主、旅遊博主在品嘗過“太行青牧”的牛肉後,也自發地進行了推薦,帶來了一波小小的流量高峰。

品質的堅守與口碑的積累


最新小说: 豪門農媳有空間 碎骨墮仙,從亂葬崗爬起殺回九重天 剛大一就與女神老師被強製結婚 華夏豈止五千年之星際大開發 不敗戰神 三國:從樵夫到季漢上將軍 幼崽擺攤賣香火飯,成警局團寵 九零香江:在凶案現場和冥君貼貼 穿成女配挺孕肚,共感大佬被嬌寵 人類質量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