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王淩麵臨的戰略態勢是民生軍轄區包括山東全省,以及河南的衛輝、開封、彰德、懷慶,山西的澤州、潞安。河北的順德、大名。
雖然在真定、河間、宣府、薊州等地都駐有民生軍,但是,當地的民政,民生會並沒有插手。
山海關到鬆錦一線以及滲透到皮島、鎮江、旅順等戰略要地,王淩也全部讓給了新軍駐守。
值得慶賀的事情是石紅玉奪得了漠南這個戰略要地。
但漠南是窮的一貧如洗,需要民生會不斷輸血。
好在民生會的生意是麵向全大明,不然的話,王淩僅靠這不到兩個省的地盤,一定會捉襟見肘的。
民生會所控的地盤太小了,王淩想要作為,必須擴大地盤。
怎樣擴大地盤?總不能從崇禎手裡奪取吧,崇禎的寶貝女兒可是在自己身邊的。
就是要和崇禎鬨翻,現在也不是時候。
孫傳庭控製著陝西以及山西西部河南西部,他是崇禎的依仗。
當然,新軍也是崇禎的依仗,但是崇禎如果用新軍來對付王淩,隻怕指揮不動,因為新軍的許多基層將領都是民生會會員。
所以,新軍隻能是崇禎的半個依仗。
現在的崇禎,根本也沒有考慮過王淩如果反了怎麼辦這個問題,因為他不敢往那想。崇禎需要做的便是不斷拉攏討好王淩,對王淩打感情牌。
除此之外,崇禎是真沒招了。
李自成現在控製著河南南部、湖廣北部,而張獻忠呢,則控製著湖廣南部,四川一部。
還有一個人物便是左良玉,他現在控製著江西大部以及湖廣的承天府。
很明顯,王淩要擴大地盤,隻有從李自成和張獻忠手裡奪取。
即使擊敗了流賊,王淩也麵臨和孫傳庭分配戰爭成果的問題。
王淩想把河南、湖廣、江西、四川全部拿下來,孫傳庭絕不會答應的。
王淩決定把駐在非民生會轄區的民生軍全部調回來,準備南下。
現在王淩的民生軍作戰部隊情況是第一軍張名鎮部轄三個師,第二軍李二貴部轄三個師,第三軍周川部轄三個師,第四軍牛四部轄三個師,第五軍趙全海部轄三個師,第六軍石紅玉部轄十個師,另外有兩個獨立師,一個是張雪部護衛王淩,一個是潘可部,護衛石紅玉。
由於這一年基本沒有戰事,每個軍在轄區都擴編了三個民軍師,而這些民軍師經過一年訓練,已成達到了作戰部隊的要求。
因此,王淩決定每個軍擴編成四個師加一個宣教師共計人。
石紅玉留在大漠的六個師改名為銳甲軍,軍長趙青飛。
留在關內的紅保軍的四個師仍為民生軍第六軍,軍長為馮昆。
王淩決定派第一、二、六三個軍加一個獨立師南征。
張雪辭去獨立師師長職務,由席思奎任師長。
石紅玉辭去紅保軍軍長職務,紅保兵番號撤銷。
王淩除了忙於軍務外,其餘時間則全泡在了兵器廠。
燧發槍在吳大用等人的努力下,已生產出來五千支,王淩準備優先配給南征的這三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