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堵胤錫問道:“我們可以不聽,那就是抗旨,王淩就更有理由攻打我們,我們抗旨,朝廷便不支持我們,憑我們守城的萬餘士兵,我們能守住長沙城嗎?”
尹先民搖搖頭道:“當然守不住。”
堵胤錫道:“既然守不住,那就配合王淩進行新政改革吧。”
朱慈煃道:“那我們王府怎麼辦?他們會將我囚禁的。”
堵胤錫道:“你配合他們新政,他們怎麼會囚禁你?魯王是不想交出土地和浮財,才會被囚禁的。”
朱慈煃道:“誰願意交出自己的財產呢?”
眾人討論了半天,也想不到合適的方法來對付王淩,都心裡忐忑不安的散了。
呂世倩率領一批宣教軍骨乾領導和一個團的宣教兵在和堵胤錫等人聯係上以後便進入了長沙城。
呂世倩生在一個千戶的家裡,從小被父母嬌生慣養。
明代的千戶是正五品的武官,統領衛所兵1120人。
呂世倩的父親名叫呂濤,母親勞氏
朱元璋建立大明時,麵對的是外敵蒙古未被徹底清除,內部各地小股起義軍遍地開花,而朱太祖麵對的最大問題還不是內憂外患的問題,而是一個字“窮”
剛從被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弄的滿目蒼痍的華夏大地上建立國家政權的朱元璋可謂一窮二白。
這就意味著他沒有錢供養軍隊。
朱元璋很聰明,他天才的設計了軍隊的衛所製度。
什麼叫衛所製度?
衛所的士兵都是世襲的,也就是你是衛所兵,你生的兒子也是衛所兵,你兒子又生了兒子還是大頭兵。
這就是衛籍,一旦入了衛籍,在明初及中期,脫籍幾乎不可能。
朱元璋給了衛所兵一定的土地,讓衛所兵去耕種,耕田得來的糧食,一部分上交,大部分為自己所得。
你當上衛所兵,朱元璋不再給你餉銀了,你種地所得便是餉銀。
大明初期,朱元璋奪得了天下,他最不缺的是土地,最缺的是錢。
衛所製度應運而生。
這就是衛所製度,一方麵衛所兵為大明保家衛國,另一方麵,大明朝廷一分銀子不出。
朱元璋天才的設計了朝廷白嫖人民的衛所製度,使朱元璋不再為軍餉發愁。
一旦人民不願意被白嫖,則大明必然被其製定的衛所製度反噬。
明朝初期,衛所製度的確起到了作用。明軍擊潰了元朝軍隊餘孽,還打敗了國內起義的其他各路義軍。
朱元璋利用華夏民族對土地的熱愛,建立了衛所製度,它在大明初期,保證了大明對外打仗有充足的兵源,糧餉也有了保證。
朱元璋自豪的說:我沒有耗費百姓一粒米,養活了百萬軍隊。
朱元璋深知民間疾苦,對老百姓那是真的好。
明朝規定五千六百人為一衛,一千二百二十人為千戶所,一百一十二人為一個百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