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斯文目視著懸觀裡麵供奉的諸位尊神,心中想笑可是又不敢笑;因為這是一塊神聖的地方,彆的不說講,光在拔山崖壁上開鑿出來的道觀便就令人歎為觀止。
道觀表麵是懸掛崖壁上,可向縱深卻豎立著一座座宮殿式的道觀;這樣的建築比河西走廊上的莫高窟和榆林窟威儀了不知多少倍,倘若是人為還真有難度。
不是人為莫非神力?鄭斯文是無神論者,可來到天台山懸觀不得不對自己的無神論觀念產生懷疑。
倘若沒有神力,那麼死於三國彰武年間的錦馬超魂魄怎麼會在這裡修成人形成為三世人?
天台老祖1339歲,光這年齡你就不得不相信神仙的存在。
鄭斯文心中很矛盾,無儘的思考中繼續向前行進;看見道教元始天尊的神龕,神龕裡麵放置著元始天尊的神像,神龕上雕刻著各種圖案和裝飾,龍鳳、雲紋、花卉等,顯得莊重而華麗。
道教神龕供桌:位於神像前方,用於擺放供品,如水果、鮮花、香燭等。
玉皇殿內供奉著玉皇大帝神像,玉皇大帝道教諸神中地位尊崇的神隻,位列“三清”之下。
玉皇大帝總執天道,統領三界眾生,掌管十方之地的安寧與繁榮,主宰四生六道的輪回。
玉皇大帝的神像身著華麗龍袍,頭戴皇冠,麵容莊嚴肅穆,端坐在龍椅之上。
玉皇殿的牆壁上繪製著精美的壁畫,內容多為道教神話故事、神仙傳說等,譬如八仙過海、麻姑獻壽、嫦娥奔月等。
這些壁畫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也向人們傳達了道教的教義和文化。
玉皇殿內還供奉著四位財神爺,分彆是文財神比乾、範蠡,以及武財神趙公明、關羽。
藥王殿主要供奉著藥王孫思邈,孫思邈是唐代著名醫學家,被尊稱為“藥王”。
藥王神像身著道袍,手持藥葫蘆,麵容和藹可親;一看這樣子患者的疾病恐怕已經好了一半。
三官殿供奉著天官、地官、水官,稱為“三官或者三元”。
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分彆掌管著人間的福禍、善惡和生死。
三官神像身著官服,頭戴官帽,麵容莊嚴肅穆。鄭斯文禁不住笑了,心道:“這是人為的神話塑像,完全是按照人間的官吏形象想象塑造出來的。”
鄭斯文又一次對神道產生了懷疑:看來這天台懸觀完全是人造的產物,要不怎麼會有騙錢的道士和舉著白布說祥雲的地痞流氓?
天台懸觀的文昌殿內供奉著文昌帝君,他是道教中主管文運和科舉考試的神靈,被讀書人視為保佑科舉高中、仕途順利的神隻。
文昌帝君身著華麗服飾,頭戴冕旒,手持毛筆和書卷,麵容文雅慈祥。
藏經閣位於道觀的後部,是收藏道教經典和文獻的地方;藏經閣內有許多書架,上麵整齊地擺放著各種道教經典:《道德經》《莊子》《抱樸子》等。
藏經閣道舍為道士們居住和生活的地方,位於道觀兩側,環境清幽,安靜整潔。
齋堂是道觀內供道士們用餐的地方,位於道觀一側;齋堂內設有餐桌和椅子,道士們在這裡集體用餐,飲食以素食為主。
道觀園林位於後部,是道士休閒和修行的地方;園林內有假山、池塘、亭台樓閣、花草樹木等,環境優美,景色宜人。
鄭斯文在大重觀走馬觀花地看了一遍,回到主殿三清殿,見天台老祖端在九重蓮台之上;馬超、李師師兩人跪在蒲團上,宋徽宗則是站立台前;聆聽老祖教誨。
宋徽宗是皇上不跪神道似乎也講得過去,因為他是皇上;那麼鄭斯文這個無神論者是跪還是不跪呢!
最後他放低身段,跪在馬超和李師師兩人身邊,天台老祖問了聲:“此生是哪個?”
鄭斯文無拘無束地回答:“小人鄭斯文是現代人,就讀天宇大學曆史係;我家後門通宋朝才和馬大元帥,木子雙夫人、教主皇上在一起!”
鄭斯文瓦口漏倒核桃呱啦啦地說著話,有點冒犯地問了聲:“老祖是人還是神?”
這話問得沒有道理,可事實就是這樣;天台老祖被鄭斯文問得一陣震驚,訕訕而笑,道:“初生牛犢不怕虎,那麼鄭生你說貧道是人還是神?”
“小人是無神論者,不相信人世間有神仙這樣的論斷,可天台道觀又懸在海拔2000米的懸崖峭壁上,老祖的大重觀和西邊的小重關同時存在;小重關那幫道士說是老祖的弟子卻乾坑蒙拐騙之事,小人剛在那邊被他們騙走500元錢!”鄭斯文大打折扣地將自己的疑問和想法全都倒出來。
天台老祖放聲大笑,在光瓢一樣的腦袋上撫摸著,道:“鄭生有個性,敢說實話!可你就沒有想過,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有正宗的就有假冒的,但道教講究修行法則!”
天台老祖侃侃而談,講出道教的基本法則:
道法自然,這是道教的基本教義;道是宇宙萬物的根源和終極法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都按“道”的法則自行生長、發展和變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