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鈴鐺搖出的富貴病
天剛蒙蒙亮,濟南府大明湖畔就響起串鈴鐺聲。遊方郎中支起"妙手回春"的布幡,衝著趕早市的百姓嚷嚷:"這位大嫂麵色發青,定是五勞七傷犯了!"賣炊餅的武大郎湊熱鬨,被郎中一把按住手腕:"瞧這脈象,虛勞侵肺,七情傷肝!"嚇得武大郎炊餅筐都摔了,趕緊掏錢買下三包"十全大補散"。回家讓潘金蓮一瞧,裡頭儘是麩皮摻樹根。
這"五勞七傷"的由頭,比孫猴子的救命毫毛還好使。就像現在某些養生館,逮誰都說"亞健康",三句話忽悠你辦卡。剃頭匠老周說得俏:"他要真會看病,咋不先治治自個兒的紅眼病?"
二、四診法裡的生意經
第一診:望氣色先嚇破膽
《黃帝內經》說"望而知之謂之神",遊醫卻用來當嚇人利器。光緒年間有個真事:郎中見農婦眼下發黑,硬說"陰氣入髓活不過冬",嚇得人家當了嫁妝買藥。後來才知農婦熬夜納鞋底,煙灰熏黑了臉。
現在某些"中醫大師"還是這路數,看見年輕人長痘就說"濕毒攻心",瞧見老頭咳嗽非講"肺癆前兆"。菜場張嬸說得好:"按他們這說法,趕集踩腳雞屎都得是絕症!"
第二診:聞聲息裡做文章
"聞診"本要聽咳嗽氣息,到了騙子耳中全成生意。某年山西鬨饑荒,遊醫逮著餓得打嗝的災民就說"嗝逆傷胃,需服理中丸"。其實那丸藥就是麵粉搓的,吃下去頂飽倒是真的。
《老殘遊記》裡老殘揭露的藥方更絕:"人中黃治熱症"——說白了就是糞坑泡甘草。就像現在某些"古法秘方",把蘿卜須說成"千年參須",紅糖水敢叫"氣血雙補湯"。
第三診:問病症下連環套
"問診"本是尋病因,遊醫卻拿來套家底。同治年間京城有騙子,見婦人問診先問:"當家的做何營生?"聽說是個跑鏢的,馬上開"虎骨壯筋散";要是小媳婦守寡,就開"逍遙解鬱丸"。其實藥丸子全是一個模子刻的,區彆隻在包藥紙的顏色。
現在某些保健品推銷更精,問退休金比問病情還仔細。公園李大爺說得好:"他們哪是看病?分明是看存折厚度!"
第四診:切脈象裡藏貓膩
《難經》說"切脈而知之謂之巧",遊醫卻玩成障眼法。某年保定廟會,郎中給個屠夫把脈,突然大驚:"這脈象如走刀刃,怕是肝膽有石!"屠夫嚇得賣了豬買藥,後來才知郎中早看見他衣襟上的油漬——天天剁豬肝,可不就"肝膽有石"?
現在某些"老中醫"把脈時偷瞄患者手機屏保:要是全家福就開"安神補腦丸",要是自拍照就賣"養顏玉容散"。茶館錢掌櫃調侃:"他們該去天橋變戲法,埋沒人才了!"
三、破醫騙的三劑猛藥
第一劑:裝瘋賣傻亂開方
當年天津衛有個潑皮專治遊醫。郎中說他"陰虛火旺",他捂著肚子打滾:"哎呦喂!我這是懷了哪吒,三年零六個月啦!"圍觀群眾哄笑,郎中灰溜溜收攤。這招現在也好使,他說你"經絡不通",你就喊:"可不是嘛!昨兒個讓媳婦拿擀麵杖通了半宿!"
第二劑: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鏡花緣》裡林之洋在女兒國行醫,專開"治禿頭的生發湯"——其實就是爛樹皮煮水。現在遇上推銷"磁療枕",您就反問:"這磁石是南極的還是北極的?要不要對著床頭擺羅盤?"保準問得他啞口無言。
第三劑:釜底抽薪驗真章
老輩人有絕活:拿到藥丸子先喂雞。光緒年間有人買"驅邪丸",家雞吃了當場蹬腿。拎著死雞找郎中,那騙子賠了五兩銀子了事。現在某些"祖傳秘方"也怕這招,他說包治百病,您就回:"敢不敢白紙黑字寫"治不好賠三倍"?"
四、鈴鐺聲外的活法
《水滸傳》裡神醫安道全才是真本事,宋江背瘡發作,他敢用刀剜腐肉。現在的遊醫?怕是見著血就暈。《紅樓夢》胡太醫給晴雯開虎狼藥,連寶玉都看得出不妥。可見再唬人的"五勞七傷",也怕遇上明白人。
天橋賣藝的孫老頭說得好:"真郎中治病,假郎中治字。"那些把藥方寫得龍飛鳳舞的,多半心裡有鬼。就像現在某些醫生,病曆本上的字比道士畫符還難認——生怕你看懂了不去複診。
老輩人傳下四句真言:"小病忍,大病穩,江湖郎中不可近,藥鋪抓藥要驗真。"這道理放現在也不過時:他說"冬蟲夏草",您就問"草履蟲還是蝙蝠蛾";他吹"千年靈芝",您就查"真菌編號多少"。
喜歡堪破三千世相請大家收藏:()堪破三千世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