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耳亂禪心
火焰山的餘燼未冷,取經隊伍行至紫雲山下。孫悟空化齋未歸,忽見另一個毛臉雷公嘴的和尚從天而降,手中金箍棒直指唐僧:"師父怎將緊箍咒傳了這妖精!"沙僧的水磨禪杖哐當墜地,八戒的釘耙在半空僵住——這世上竟有兩隻齊天大聖!
《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六耳獼猴深諳此道。他先化作悟空模樣打傷唐僧,又在花果山水簾洞複刻五百猴精。當真假悟空扭打至南海,觀音的淨瓶竟照不出端倪;鬨到森羅殿,閻王的生死簿也難辨真偽。最毒的是他在天宮大喊:"玉帝老兒!當年俺老孫偷桃盜丹,可都是你暗中指使!"此言一出,淩霄殿的朝笏落地聲此起彼伏。
二、迷霧九重天
這場三界最詭譎的謠言戰,暗合《孫子兵法》"兵以詐立"之要。
第一重:李代桃僵。六耳獼猴拔毫毛變作唐僧八戒,在寶象國散播"取經人強索供奉"的謠言。待真師徒進城時,百姓閉門潑穢,恰應《鬼穀子》"反忤之術"。
第二重:移花接木。他故意在觀音院留下"孫悟空盜佛衣"的假線索,讓黑熊精作證:"那毛臉和尚說,要拿錦襴袈裟當聘禮娶親!"
第三重:惑亂陰陽。真假悟空闖入地府時,六耳獼猴暗中篡改諦聽的神識:"你若說破,幽冥血海將倒灌人間!"這招"挾天地以令鬼神",連地藏菩薩的經卷都蒙了塵。
最絕的是他當著如來的麵,將金箍棒化作《法華經》,厲聲喝道:"佛法本是空,何須取真經!"三千諸佛的蓮座竟微微震顫,靈山的晨鐘突然啞了聲。
三、照妖鏡難明
唐僧攥著斷裂的佛珠,念及悟空被逐時的眼神:"師父趕我走,可認得緊箍咒?"那日六耳獼猴頂著滲血的箍兒跪地痛哭,他竟辨不出真假。《楞嚴經》有雲:"心能轉物,即同如來。"可當人心蒙塵時,照妖鏡也成了哈哈鏡。
如來輕彈指尖,缽盂扣住六耳獼猴的刹那,三界忽起罡風。那妖猴狂笑:"若無猜忌心,何來六耳劫!"原來這劫數早埋在五莊觀——悟空推倒人參果樹時,鎮元子那句"縱有神通,難逃口業"的歎息,已在師徒間種下疑種。
四、無字真言破
靈山腳下,悟空棒殺六耳獼猴時,佛經忽化作漫天金蝶。如來歎道:"汝等皆見二心競鬥而來。"原來這妖猴竟是悟空的心魔所化,恰如《壇經》"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的禪機。
唐僧摩挲著重新接續的佛珠,每顆檀木珠上都多了道裂痕。流沙河畔,他忽問悟空:"若再見六耳獼猴當如何?"猴王摘朵野菊簪在八戒耳畔,笑道:"念緊箍咒便是,真的疼不死。"眾人大笑中,通天河的浪頭送來《心經》殘頁:"無無明,亦無無明儘......"
五、人間猶說猴
大唐芙蓉園的瓦舍裡,說書人醒木一拍:"且說那六耳獼猴葬身缽盂時,化作四萬八千隻瞌睡蟲!"孩童們尖叫著拍手,卻不知長安城的深宅大院中,多少"六耳獼猴"正在挑撥父子、離間君臣。
今人讀《西遊記》,當悟吳承恩在第五十八回埋下的鏡子:真假美猴王過處,女兒國主疑駙馬,朱紫國醫信妖方,比丘國丈散童謠。原來八十一難中最險惡的,從來不是白骨畫皮,而是舌底龍泉。
暮色染紅雷音寺的殘垣時,一隻獼猴蹲在如來的掌紋間。它的影子投射在《金剛經》石刻上,恰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偈語。山風穿過空蕩蕩的佛龕,仿佛六耳獼猴在嗤笑:"你瞧這西天路上,何時少過我的子孫?"
忽有牧童吹笛而過,笛孔裡飄出玄奘譯經時的低語:"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真假之辯,終究要化作大雄寶殿簷角的風鈴,在因果的風中叮當作響。那鈴聲渡了千年光陰,仍在提醒世人:破謠言的終極法器,從來不在淩霄殿的照妖鏡,而在靈台方寸間的清明。
喜歡堪破三千世相請大家收藏:()堪破三千世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