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千裡浪疊浪,漕旗蔽日鎖四方。
莫道水路無生路,地龍翻身破天網。
瓜洲渡口的鐵鎖鏈
清乾隆年間,瓜洲渡口桅杆如林,漕幫總舵主江天霸立於船頭,腳下踩著三丈長的鐵索——此乃“斷江鎖”,凡未納“漕銀”的商船,皆被鎖於蘆花蕩中喂魚。《清稗類鈔》載此惡行,卻未揭其隱秘:漕幫在運河底暗埋“水鬼樁”,包鐵木樁上纏漁網,專絞過往商船龍骨。
揚州鹽商許文遠新購十船淮鹽,未至渡口便觸樁沉沒。江天霸假意打撈,卻將濕鹽以“救貨費”名目強占,轉手高價倒賣。此計暗合《韓非子》“二柄”之術,一手斷人生路,一手坐收漁利。正如渡口石碑所刻:“此水是我開,此樁是我埋”,字縫裡滲著百年商賈的血淚。
龍王廟中的生死簿
漕幫更在沿岸龍王廟設“水運司”,廟祝實為賬房先生。商船入廟祈福,必被索要船契謄抄,美其名曰“龍王爺過目”。實則是為摸清貨物流向,精準截殺。許文遠次子許明德暗中查訪,見廟後枯井堆滿船契殘頁,上有朱筆勾畫:“某月某日,沉徽商茶船於邵伯湖。”
此乃《管子》所言“官山海”的民間翻版——漕幫以神權掩護,行壟斷之實。許明德撕下衣襟血書:“龍王不管人間事,惡鬼偏戴慈悲巾。”趁夜將血書塞入廟中龍王塑像口內,次日香客紛傳“龍王爺吐冤狀”,漕幫聲望大損。
地窖鹽圖中的活路
絕境中,許明德偶遇漕工陳三。此人實為天地會青木堂香主,引他至城隍廟地窖,但見窖壁繪滿《暗河圖》——標注曆代漕工私挖的百裡地下河道。“此乃隋煬帝開鑿運河時的廢道,苔痕為記,可通蘇杭。”陳三敲擊磚牆,竟露出僅容一舟的密道。
《墨子·備穴》有載地道戰法,天地會更勝一籌:他們在密道中設浮標水燈,用銅管傳聲預警。許明德借暗道運鹽,船底包牛皮減噪,鹽包外裹艾草防潮。漕幫縱有“水鬼隊”日夜巡查,卻不知鹽船早從腳底掠過,正如《孫子兵法》所言:“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
鹽市驚雷破天羅
三月後,杭州鹽市忽現極品淮鹽,價廉物美。江天霸急查漕路,卻見自家鹽倉被貼滿黃符:“龍王爺收漕銀去也。”原是天理教趁機起事,在運河上遊傾倒萬斤麩糠,致漕船擱淺。
許明德趁亂將暗河圖散播天下,漕幫百年壟斷土崩瓦解。江天霸困坐總舵,見案頭擺著三樣物件:半截水鬼樁、泛黃船契、暗河圖殘卷。忽聞窗外童謠:“漕幫鎖江江自流,天地開道道不休。龍王廟裡冤魂散,鹽船地底過揚州。”吐血而亡時,手中緊攥的斷江鎖寸寸碎裂。
生存法則解
《鬼穀子》遁甲術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天地會借廢河道另辟蹊徑,啟示現代物流可開發地下運輸係統破壟斷。
《淮南子》轉勢法
“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許明德借天理教起義之勢,將危機轉為破局良機。
《墨子》備穴策
“備穴者,非止於穴。”建立多重備用通道,如現代企業布局線上線下雙供應鏈。
水鬼樁下冤魂泣,暗河圖裡活路藏。
莫道豪強鎖江久,地龍一翻身翻江。
瓜洲渡口今猶在,漁人常從河底撈出包鐵木樁,上纏的漁網已化作絲絲縷縷。有老舟子醉酒後喃喃:“當年許家鹽船過,銅管傳聲如龍吟。江底暗流三百裡,儘是英雄未死心。”言罷擲杯入水,漣漪蕩開處,恍惚見鹽船影影綽綽行於地底,船頭青燈映著“天地”二字,漸行漸遠。
喜歡堪破三千世相請大家收藏:()堪破三千世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