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蟬脫殼換新顏,借屍還魂續舊緣。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義莊借屍
揚州城西義莊深夜燭火搖曳,鹽梟馬三爺正指揮手下更換屍牌。新死的乞丐被套上綢緞,腰間塞進偽造的鹽引;昨日剛斬的江洋大盜,反被換上破襖草席。"明日官府來查私鹽案,這些便是‘贓主’!"馬三爺咧嘴一笑,金牙在燭光下泛著血光。
知府衙門的師爺悄然現身,遞過一疊文書:"按大人吩咐,這些是‘認罪遺書’。"月光透窗而入,照見"悔過書"上鮮紅的指印——竟是拿死人手指蘸印泥按的。義莊梁上,遊方郎中陸九霄屏息凝神,懷中揣著半塊掰斷的玉玨。
畫皮輪回
這般偷天換日,恰似《水滸傳》中宋江裝神弄鬼的故智。馬三爺的狡詐更勝一籌:他讓死人為活人頂罪,活人替死人申冤,正反兩套賬本皆天衣無縫。正如《金瓶梅》中西門慶買通仵作,將病死的妾室偽作謀殺案,既除眼中釘又賺貞節牌。
三日後公堂,知府拍出"鐵證":"經仵作查驗,王五等賊人火並致死,身旁搜出私鹽百斤!"堂下苦主哭喊"冤枉",反被師爺喝止:"死者已認罪畫押,爾等休得咆哮公堂!"陸九霄冷眼旁觀,發現那"認罪書"的墨跡未乾——死人竟能提筆寫字?
借陰兵計
轉機出現在鬼節。馬三爺為顯"悔過",捐資辦水陸道場。陸九霄扮作道士登壇,桃木劍挑起符紙:"今有冤魂陳情!"黃符遇火竟顯字跡:"陽間無道,陰司難容!"百姓驚呼中,他踏罡步鬥,銅錢落地排成"鹽"字。
馬三爺臉色鐵青時,狂風驟起,吹翻祭壇露出地窖入口。陸九霄劍指地縫:"此中可有陰陽通道?"衙役撬開石板,駭然見窖中堆滿官鹽,麻袋上"賑災"朱印未褪。最絕的是鹽堆旁躺著幾具"複生"的"死者",正是前日頂罪的乞丐。
生死簿亂
公堂重審日,陸九霄亮出三件鐵證:
其一,義莊屍首耳後的刺青,與馬家打手一模一樣;
其二,鹽袋夾層的船運單,指向馬三爺的私港;
最致命的是第三件——那半塊玉玨與知府頸間玉佩嚴絲合扣,正是分贓信物。
馬三爺暴起欲逃,反被陸九霄撒出朱砂:"《抱樸子》雲‘朱砂破邪’——馬員外可見過自己影子?"燭光將他的影子投上牆壁,竟顯出三頭六臂的惡鬼相。原來陸九霄早在地麵塗了西洋凸鏡粉,將人心魔顯形於壁。
蛻殼新生
刑場那日,馬三爺的替身剛要赴死,真身卻被陸九霄堵在碼頭。"好一招金蟬脫殼!"郎中冷笑,"可惜蟬翼沾了鬆脂。"他指向貨箱縫隙的鬆香——正是馬家船隊獨有的防潮秘方。
漕船底艙的暗格裡,知府正與妓子調笑,忽見水麵倒映官兵火把。欲跳窗時,船板早被陸九霄換成滾木,一推即落水。這招"請君入甕",恰似《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智擒張任。
因果鏡
事畢,陸九霄在城隍廟前設"照業鏡"。鏡中顯影匪夷所思:馬三爺前世竟是貪官,知府原是獄卒,今生因果輪回再續前孽。百姓稱奇時,郎中笑破玄機:"哪有什麼前世?不過是人心執念的倒影!"
他敲碎鏡麵分贈眾人:"每人皆有三麵——照人、照己、照心。"孩童玩耍時發現,碎片角度不同,照出的麵容亦正亦邪,恰似《紅樓夢》風月寶鑒的微縮。
馬三爺的"金蟬計",揭露反向歧視的終極變種——通過偽造道德完人形象,實施係統性罪惡轉移。生存法則首在"觀微破妄":蟬蛻雖真,細察翼下必有舊痕;道德表演愈完美,愈需探查暗處蟲洞。
《淮南子》有言:"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破局之道,當學陸九霄"以蟬捕蟬":用陰謀者最擅長的偽裝術,反製其七寸。那義莊後來改成善堂,梁間常有金蟬脫殼,孩童拾來串成風鈴,夜風過處叮咚作響,似在嘲笑人間永不停歇的畫皮戲。
喜歡堪破三千世相請大家收藏:()堪破三千世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