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強詞奪理:“就算都算進去,那也不能賣三十塊,多加五塊頂天了。”
趙清隼心裡沒底,也不知道支持誰的意見。
王思倉難得開口說了一句公道話:“你們廠既然相信大妹子,就按照她的話去做,人家帶著你們掙錢呢?為啥這麼排斥?”
付韓跟著分析:“海城人的購買力也許比咱們市要好很多,人家畢竟是全國人口最多的城市。
李大姐也是為了服裝廠好,先按照她的辦法來,不行再想彆的招兒。老元!咱們都沒做過生意,也不懂,聽李大姐剛才計算的損耗一點沒錯。
開車的油費,吃喝拉撒的差旅費,都得從這批褲子裡出來。價格定太低了不劃算,時新的款式,價格高些合情合理。”
趙清隼一想也是,他看著元明:“這事咱們聽李大姐的,你要是不同意,先保留意見,總之她是為咱們廠裡好。”
不管賣貴賣便宜,她的提成就隻有一毛,人家這麼賣力,是希望廠裡能多賺點錢?
為啥元明就沒想明白?簡直不知好歹。
這麼多人反對自己,元明也不敢再跟李青香剛下去:“那行,我保留意見,要是今晚一條褲子賣不出去,明天就得聽我的。”
陳雪打量了他一眼,覺得這人簡直可笑,她老媽可是免費幫他們賣褲子。出力就算了,還遭人排擠,實在沒意思。
李青香也看出來了,隻是嘴上沒說什麼,服裝廠的事她就插手這一回,以後她可不做吃力不討好的事。
每條褲子她隻提成一毛錢,賣貴賣賤關她屁事?這個供銷科科長實在愚蠢,犯不著跟他多費口舌。
再說了,她還有自己的生意要照管,誰有空一直跟他討論這些?
要是褲子定價十五塊一條,保證無人問津。
做生意就是這樣,越是價格貴,越是有人買。越是便宜,越沒人瞧得上。
這就是一種心理暗示。
便宜無好貨,好貨不便宜。
花了錢的才是最好的,太便宜了,誰都能買得起,怎麼體現他們的優越感?
元明坐辦公室久了,優越感很強烈,不滿趙清隼什麼都聽自己的,才會一直反對她的話。
以後她不會再提,帶他們來一次,教他們怎麼賣出去,之後怎麼樣,得看他們自己的能耐。
沒得她給服裝廠創收,人家還沒放在眼裡,自討沒趣。
也就這兩年她拿不到布,要是能拿到布,她自己倒是可以開一個小型的服裝廠。憑著前世的經驗,她做出來的衣服保證走在潮流前邊。
到了廣場,車子停在一處路燈下邊,這裡有賣冰棒,賣油條,賣瓜子,賣糖果,賣小籠包的。
李青香給了陳德海五毛錢:“你帶著洋洋去買點好吃的,彆給她吃冰的,今晚我和雪兒會比較忙,好好帶洋洋,要是她想睡了你就抱起來哄哄。”
陳德海笑得見牙不見眼,拿著錢,帶著洋洋屁顛屁顛地走了。
他看見了許多好吃的,五毛錢應該能買不少。沒想到來了海城還有這福利,他回去不止能吹一年,說不定能吹兩年。
不,吹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