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韓覺得元明就是個跳梁小醜,服裝廠的褲子根本不愁賣。
王思倉知道元明的姐夫在市委組織部上班,但他啥都不怕,有本事將他撤下來,他巴不能夠。
反正棉線廠要自負盈虧,他沒那個本事做到,撤了他,換元明上去。
“老元!你是供銷科長,有主意就說出來聽聽,沒主意就少說話。”
“阿姨!我來了!謝謝你還在等著我。”之前說回去拿錢的小姑娘回來了,身後跟著一大群人,“我給你帶來了不少顧客,她們都是來買褲子的。”
李青香回頭瞅著那四五十位女孩,詫異地問:“同誌!你們是哪個廠的職工?”
“毛巾廠的。”小姑娘笑著回答,“我一說這裡有喇叭褲賣,三十塊錢一條,家屬院的姐妹們都來了。”
“行行行,那你們一個一個來,不要急,我們車上的貨多得是。”
“是,我們排隊。”
小姑娘一招手,大家立即排好隊,一個一個拿褲子,付錢,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元明摸著下巴,站在一旁默不作聲。
李青香在招呼買發飾的人,發圈兩毛五一個,發帶四毛錢兩條,發夾六毛錢一個。
不得不說海城人的購買能力真的很強,隻要好看,姑娘們根本不在乎什麼價錢。知道他們不會經常來,褲子一買就是兩條,有些人還三條,四條地買。
買發飾更是,隻要好看,一人買十樣八樣很正常。
可把王思倉和付韓眼饞壞了,人家的生意很好,為啥他們的線就是賣不動?
趙清隼收錢收到手軟,司機拿褲子很精準,隻誰說要什麼號碼的褲子,就能馬上拿給顧客。
小姑娘打開檢查沒啥問題,去趙清隼那邊付款。
這個時代的人都很淳樸,沒誰想著蒙混,元明看外圍也就是個形式,根本用不著看。
最忙的是趙清隼,他擔負著收錢的責任,要是少收了一條褲子的錢,得他自己掏腰包墊付。王思倉看他忙得腳打後腦勺,跟著過來站在他身邊幫忙。
李青香自己那邊也忙得很,陳雪到底第一次接觸生意,有點膽怯,她得在邊上看著,教她怎麼跟人溝通。
以後的人多少得懂些經營,即便日後工作單位不好,還可以走另外一條路。
付韓沒啥事,也幫著李青香招呼顧客。
此時,走來一位二十多歲的青年,長得挺高大,國字臉,濃眉大眼,穿著汗衫,長褲。
他看了看趙清隼賣著的喇叭褲,再又過來看了看李青香賣的發飾,最後看了看棉線廠帶來的各色尼龍線。
看完,站在一旁抽煙,抽了一支,走到李青香身旁:“這位阿姨,我能不能把你這些發飾都盤下來?”
李青香讓陳雪招呼客人,回頭看著年輕人,感興趣地問:“你真想盤下我的發飾?”
“是。”年輕人點頭,有點局促,“我想盤下來,但我沒那麼多錢,付你一半可以嗎?”
“你叫什麼名字?哪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