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說。”李青香笑著看向陸晨遠,“我要把你家的地址抄下來帶回去,以後去郵局給你寄貨。我家的地址也會給你,有啥事就給我寫信,你看可以不?”
“可以,可以。”
陸晨遠進屋拿出紙筆,將自己家的地址寫下來,交給李青香。
後者接過,鄭重其事地把紙條放進口袋,讓陳德海寫下自己家的地址,還留了一個陳富貴辦公室的電話號碼。
遞給陸晨遠:“這個電話號碼是我家老頭子辦公室的,要有啥急事就打電話。白天打,晚上彆打,晚上下班回家了,不在。”
聽言,陸媽媽眼底露出崇拜,人家老頭子是坐辦公室的,難怪敢出來做生意。
事情辦完,李青香跟陸媽媽打了個招呼,轉身回去了,陸晨遠跟在她後邊。
來時覺得挺遠,走回去覺得也沒多遠。
喇叭褲真的很暢銷,毛巾廠的那批女工人離開後,來了一群大媽,穿的還不錯,每個人都買了好幾條褲子。
“難得的機會,我得給女兒,兒媳婦買幾條。人家有的,她們也得有。”
“我給我自己買,也給我女兒買,兒媳婦就算了,不知道她歡喜不歡喜。”
“你給她買回去,保證她歡喜。這種褲子在京都賣得很貴,還買不著,這麼好的東西,她怎麼不歡喜?”
“對呀!你當婆婆的都有,小姑子也有,就她沒有,彆說你兒媳婦要怪你,兒子也得怪你,做啥瞧不上他老婆。”
“就三十塊錢的事,你給她買一條好啦。”
“行行行,就聽你們的,那我一共要四條。”
這個年代的人都比較瘦,胖子有,不多。小號中號的碼數做的比較多,這是李青香給趙清隼提議的,賣得也比較快。
李青香回來,趙清隼忙得沒空跟她打招呼。
沒想到褲子這麼好賣,就跟不要錢似的,每人都是三四條地買。
其實一點都不奇怪,他們賣的褲子不要票,還時尚,大家都怕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
這也是李青香給趙清隼出的主意,不要提布票的事,顯得他們笨笨的,不會做生意,把布票的事給忘了。
賣褲子的人覺得占了便宜,不得使勁兒買。
布票省下來乾彆的不行嗎?是賣褲子的人自己沒想起來,能怪誰?
政策在國營廠之間已經開始體現了,趙清隼去紡織廠拿的這批布,根本就不用票。老百姓不知道,以為他們忘了要布票,聽說有這好事,個個都想多薅點羊毛。
站在黑暗裡的元明,臉黑的像包公,沒想到褲子的銷量這麼好,一個個舉著錢要買。
一千條褲子,今晚肯定賣不完,明天要是賣不出去,他再好好羞辱那個姓李的。
陸晨遠來時,李青香的發飾也有不少人在買,他幫著賣,說的是海城本地話,更是吸引了不少顧客。
在路上,李青香就跟他說好了,到了攤位前,就讓他去賣,錢也讓他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