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學期,陳雪搬回了家裡住。
陳哲天開心壞了,每天忙忙碌碌的圍著女兒轉。聽說她要買四合院,機會湊巧就買了一座,隨便收拾一下,租了出去。
女兒是寒假結束搬回來的,房間裡的家具都買了新的,有大衣櫃,五鬥櫥,書桌,高低床。
孩子很喜歡,他很開心,錢花的值。
今年過年,不再是他一個人,有孩子陪著他,父女倆剁肉餡,包餃子,特彆開心,滿足。
他父母不在了,哥哥和姐姐下放去了外地,京城就他一個人在。
原本可以回來,但在那邊乾的挺好,都進了國家機關單位,就沒打算回來。嶽父嶽母在羊城,離的太遠,蘭英沒了後,他們幾乎斷了來往。
京都這邊,長年累月隻有他一個人。他也沒管什麼節假日,一門心思都撲在工作上。
過年不一樣,家裡多了一個人,整天樂的合不攏嘴。
父女倆吃完餃子放煙花,放鞭炮,熱熱鬨鬨。
年後開學,陳雪退了宿舍,住回家裡。
陳哲天忙壞了,早上給孩子做早飯,晚上做晚飯,隻有中午,父女倆吃食堂。
嶽嬌鳳時常來陳雪家裡跟著蹭吃蹭住,每次來了都抱怨:“宿舍裡少了你,一點意思都沒有。”
她跟韓雪柔和何小紅都說不上話,沒有共同話題,隻跟陳雪聊得來。
陳雪沒在宿舍,搞得她想說句話都找不著人,乾脆來家屬院住。星期六回家,拚命搜刮好東西,帶來給陳雪。
不知不覺,兩人成了最好的朋友。
陳哲天也希望女兒能交到朋友,有人陪著她。
隔壁張大姐看陳哲天不再一天到晚沉著臉,脾氣和善了不少,心思又蠢蠢欲動。
好幾次要給陳哲天做媒,都被婉拒了。
她不死心,讓她妹妹特意打扮後來她家,還帶上了她的孩子。
一個十七歲的少年。
妹妹要是能嫁給陳哲天,那真是哪兒哪兒都滿意,達到了最高標準。
吃過晚飯,陳哲天剛洗完碗,準備打開電視看會兒新聞,隔壁劉老師過來邀請。
“老陳!來我家坐坐吧!咱們聊聊天。”
劉老師極少喊他,又是在晚上,陳哲天沒推辭,樂嗬嗬抱著茶缸子就過去了。
推門一看,屋裡不止有劉老師和張大姐,還有一個女人。燙著卷發,穿著紫紅色上衣,黑色長褲,看麵相,跟張大姐有幾分相似。
女人的身邊坐著一個雙手插在褲兜裡,坐沒坐相的男孩,十六七歲,個子挺高大。看見他進來,斜著眼睛瞄了瞄,隨即起身出去。
“陳老師!來來來,坐!”
張大姐很是熱心邀請,讓他坐在那女人身邊。陳哲天覺得尷尬,早知道劉老師家裡有人就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