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洋洋一問,小夥伴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回答不出來,集體搖頭。
“我哪兒都不去,就留在村裡。”
“我也哪兒都不去。”
“洋洋!你出去了以後還回來嗎?”
“當然,我爸爸媽媽,奶奶,叔叔,姑姑,哥哥妹妹都在這裡呢,不回來乾啥?”洋洋反問問話的小男孩。
美英很想說點什麼,可是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就狠狠地“哼”了一聲,像是要把心口的不滿都哼出來。
桃花羨慕的不要不要的:“洋洋!以後你長大了一定要記得我,我想跟著去你沿海城市。”
慧慧不高興:“你不能跟著我姐姐,她要帶我,沒空帶你。”
這是她姐姐,不能帶彆人,隻能帶她一個。
“彆吵了,坐下來,我給你們講海城的事。”
洋洋一句話,所有的小夥伴全都坐在她周圍,聽她講海城的大馬路有多寬,樓有多高,火車有多長,牛肉麵有多好吃。
講完,她站起來:“我要送柴火回去,等下還來,把這些帶回去。你們要是還想再聽我講京都,就趕緊幫我撿柴火。”
“行,我們撿。”
小夥伴們異口同聲,不就撿柴火嘛!他們撿就是。
今天跟著洋洋聽了不少稀奇事,回家可以說給其他小夥伴聽,自己做一回老大。
這趟回來,灶門口堆不下了,上午撿的還沒燒完,之前有撿了兩籃子,還是壓的實實的,倒出來變得蓬鬆,占了不少地方。
可她們撿的柴火太細碎,不能堆到柴垛子上,隻能倒在外邊。
頭上流著汗,洋洋帶著妹妹,兩人“吭哧吭哧”將柴火從籃子裡都扒拉出來,堆在柴垛子周圍。
提著空籃子,再次出發。
坐在家門口沒出工的老人都覺得奇怪,這倆孩子撿柴火的速度也太快了,才多久,這就回來兩趟了。
這又出去一趟,一個下午撿三趟,夠厲害的。
到了山腳下,將之前的柴火裝進籃子,洋洋跟著小夥伴們一起撿。
眼看太陽西斜,這是最後一趟,她打算跟著大家一起回去。
照例是她們姐妹倆的籃子先裝滿,跟他們講完了京都的事後,大家一起往回走。
洋洋和慧慧的籃子照樣壓的實實的,彆的孩子可就沒那麼實了,幾乎都是蓬鬆的,一看就知道乾活不用心。
到了家,洋洋覺得熱,吃力地掀開鍋蓋,往裡舀水,她要燒水洗澡。
她身體弱,不敢洗冷水,必須洗熱水。
洗冷水怕會著涼,誘發喘症,在外婆家每次洗澡都是洗的熱水。
外婆還會往熱水裡加艾葉,說是驅寒的。家裡沒看見艾葉,大熱天的她也不用加,就燒水洗頭洗澡。
今天流汗太多,頭發都濕了,不洗容易長虱子。
這也是外婆告訴她的,如果頭發流汗濕了就必須洗,不洗就會長虱子。她可不要長虱子,她的同桌就長了虱子,整天不斷撓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