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的腦子也不知道怎麼構造的,就是聰明,全鎮第一家實現了自來水自給自足。
她堅信,從她家開始,以後誰家蓋房,估計都得參考他們家的模板。
每天住在寬敞明亮,裝修溫馨的家裡,非常滿足,幸福感強烈。
要是再裝上電話,那就更好了,不管跟誰聯係,打個電話就行。
可惜她沒有誰能聯係,父母那邊已經斷了,底下的弟弟妹妹沒有來往,頂多就同學同事聯係一下。
年前收到了以前縣中學同事的來信,說暖暖的爸爸再婚了,滿懷希望想生個兒子,結果生下來一看,又是個女兒。
前婆婆快要氣瘋了,將那女人趕回了深城,之後怎麼樣不好說。
能怎麼樣?
無非就是離婚再娶。
前婆婆想孫子想瘋了,就跟魔怔似的,為了能要個孫子,不管啥缺德事都乾的出來。
不過這跟她沒關係,她的暖暖姓陳,不再是那家人的孩子,是她和陳德海的女兒。
誰都不能打她家暖暖的主意。
陳風在家裡待了一天,吃了晚飯才回去。
轉眼到了二月十二,劉晶晶結婚的日子,李青香沒去,陳風也沒去。
陳雲和劉晶晶都沒來喊她。
古語有雲,結婚,生日,歸屋,不請不賀。
家裡做啥喜事,沒有發請柬,至少得說一聲,說都不說,那就等於沒打算讓她去。
其實不是陳雲不來喊,是劉晶晶不讓她喊。
張強不要臉的心思已經暴露,她不想過多跟外婆家的人接觸,怕他把主意打到他們身上。
外婆家裡人比較有錢,她爸是那副德行就是算了,她男人也是這副死德行,讓小姨舅舅怎麼看待他們?
不如不來往,張強想下手都找不著機會。
劉大齊哪怕知道張強的心思,給女兒的陪嫁還是很豐厚,全村第一個陪嫁彩色電視機,電冰箱,全自動洗衣機。
婚禮舉辦的很盛大,可以說空前絕後。
張強是個愛麵子的人,劉大齊也是,翁婿倆都把麵子維護到極致。
清明節,家裡的電話裝好了,李青香挨個給幾個孩子打了一通,報了家裡的電話號碼,讓他們有啥事直接打電話回家。
還跟他們說了,自己和陳富貴過幾天會去京都。
姚思安得知後,笑著問:“媽媽!我也跟弟妹一樣,放暑假去京都找你行不?”
“行啊!”李青香沒拒絕,答應的非常乾脆,“想來就來,剛好大家可以在京都聚聚。”
“哈哈哈!好!我從現在起就開始攢假期,把年假啥的全用上,能在京都痛痛快快玩一個月。”姚思安是性情中人,想著能去京都,樂的笑出聲。
她去京都還得好好感謝一下那位老中醫,感謝嶽淩陽和他媽媽,要不是他們帶著她去看病,也許生不出雙胞胎。
4月20號,李青香和陳富貴,帶著邱建設去了京都。
陳德海要送他們到海城,被李青香拒絕了。
“不用送,我們三人能行。建設已經是大小夥子了,我和你爸又不算很老,能照顧好自己。你們在家,帶好兩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