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隻有一口鐵鍋,要做的飯菜太多。
關麗霞帶上米麵,回自己家蒸饅頭和米飯。
蘇鳶則拿個板凳坐在棚子外麵,指揮宋亦和黎星回做菜。
蘇菲從旁打下手。
清洗海鮮消耗了大量淡水。
“團長,我去挑水。”趙陽自動拿起扁擔和水桶,身影很快消失在院門口。
蘇鳶沉吟片刻問道:“黎星回,趙陽這個人怎麼樣?”
關麗霞的狀態不對勁。
蘇鳶有些在意。
黎星回忙著綁小蔥,放到海鮮裡去腥,聞言抽空看了蘇鳶一眼,不明白她的用意。
宋亦搶著回答,“典型的北方漢子,為人仗義,技術過硬,年年都能評上團裡的神炮手。”
“深受手下士兵愛戴。”
蘇鳶的關注點不在個人素質上,“她對妻子呢?家庭生活怎麼樣?”
宋亦不解,“你問這個做什麼?”
他還真沒注意過趙陽的生活方麵。
黎星回若有所思道:“沒聽說兩人鬨過什麼矛盾,
趙陽的媳婦似乎不喜歡跟人打交道,一直獨來獨往,
應該沒什麼問題。”
蘇鳶聽得非常無語。
問題大了去了好吧!
蘇鳶見問不出什麼,院子外又隱隱傳來腳步聲,
她便不再繼續這個話題。
趙陽挑水回來,海蟹等殼類海鮮也剛好出鍋。
蘇鳶又指揮起下一道菜,“魚清蒸一條,紅燒一條。”
“再來個蔥燒海參。”
“最後煎鰻魚。”
旁邊砂鍋裡,紅燒肉已散發出誘人的香味。
這是特意做給趙陽女兒娟子吃的。
小孩子不能吃太多海鮮。
最後一個鰻魚出鍋,關麗霞也帶著一蓋簾雜麵饅頭過來了。
娟子端著一小陶瓷盆米飯跟在後麵。
飯桌上,所有人食指大動,埋頭苦吃。
唯獨關麗霞和娟子低著頭,隻眼前的饅頭和米飯使勁兒。
蘇鳶和蘇菲非常有默契地為兩母女夾菜。
關麗霞受寵若驚,“謝謝嫂子。”
蘇鳶每樣菜都給她夾了幾筷子方才停手,嘗試著開啟話題,“您比我年長幾歲,叫我嫂子不合適,還是我叫您關姐吧。”
關麗霞飯也不吃了,放下筷子著急道:“這怎麼行呢?您是黎團長的愛人……”
蘇鳶不等她語無倫次地說完,拍板道:“就這麼定了。”
關麗霞看向丈夫趙陽。
趙陽不甚在意地說:“聽嫂子的。”
蘇鳶在關麗霞手背上拍了拍,“關姐,我今天去了趟村裡的供銷社,什麼也沒買到。
您知道,去哪裡買米麵蔬菜嗎?”
類似安撫的輕拍,令關麗霞放鬆下來,“島上居民基本自給自足,很少去供銷社買東西。”
“供銷社的貨物一個月補充一次。”
“咱們家屬院的服務社,一周補充一次。”
“相比島外,島上物資更匱乏,一般送來當天就被家屬院的嫂子們搶沒了。”
蘇鳶想過島上的生活會很苦,卻沒想到這麼艱苦。
島上隻有兩口井,
吃水要去很遠的地方挑就算了,
買東西還像打仗似的,一周隻能買一次。
然而,再不好買,她也要去買,“服務社周幾補充貨物?”
這個宋亦知道:“周六。”
那豈不就是明天?